因為上半年是模型廠的埋伏期,所以回頭買下之前一直列為「感覺普普,有也好沒有也沒差」的T-64與M109A2。
M109A2,想當然耳是AFV CLUB,一如以往深切的「兵工廠裝配線組裝感」在這模型上依舊毫不保留的完整表現。不過已經組裝完成毫無瑕疵的M109A2先放一邊,我是對一點一點慢慢組裝的小號手的T-64B(MOD 1975)有著一堆雜想。
小號手的「1975年型T-64B」,雖然名稱是這麼寫,說明書也是這麼照著組裝沒錯。但是……如果有人注意到有一堆用不上,也不曉得可以裝在哪裡的零件的話,在這邊就公開一件事。
那就是可以利用這些用不上的零件直接把這台「1975年型」組裝成「1981年型T-64B」,只要你手頭上有相當詳細的參考照片與資料就能完成(當然有部分零件得自己做)。
但隨著組裝這模型,自己以往刻板印象中「不世出的蘇聯貴族戰車」逐漸明朗,也慢慢明白為什麼這輛當年相當創新的「125砲戰車」總產量卻只有區區的八千輛左右。
T-64當時測試的,不只是自動裝填系統與燃氣渦輪引擎(後來沒有成功,直到T-80的出現才確立),承載系統也是測試的系統之一。
雖然是扭力桿系統,但是T-64的配置與以往的T-55/62不同,T-64的扭力桿固定座是安在底盤中央軸線上。也就是說:T-64的扭力桿是短扭力桿,路輪的位置是左右對稱。
而且,T-64的一、二、六路輪的液壓減震柱比後來的T-72還要來的粗壯。似乎可以解釋以當時蘇聯的冶金技術,短扭力桿的強度與延展性對於做為主力戰車的T-64而言略嫌不足。如此一來,也就不難想像為何在T-64正在量產的同時,隨後推出回歸長扭力桿配置的T-72了。
但蘇聯可沒有在燃氣渦輪這部分認輸,不然T-80是怎麼來的?(扭力桿配置還是回歸傳統)
至於承載系統的強度如何,我想從每次俄國自辦的火力展示的戰車的旱地拔蔥、凌空一砲、漂亮著地、繼續狂飆的一連串流程,就可以證明了。
(但我從來沒看過T-64這樣爆衝過)
……………………………
話說回來,今年下半年開始,現代戰車模型幾乎是蘇聯紅星的天下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