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完最近的漢光演習種種亂象後,真的覺得這個國家其實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了。「將帥無能,國無可用之兵」是我個人的感慨,也許有些以偏蓋全,對於認真的軍人來說,這種講法很不公平。


但是我想問的是何以當年傲視東亞的這支軍隊淪喪至此?不正是少數害群之馬幹的好事嗎?



(歷戰歸來的以軍戰鬥工兵)


還是真的是和平了太久,人民忘卻了戰爭的可怕之處,所以士兵忘了怎麼打仗,也少了保家衛國的使命感?不幸的是,我看到的正是這樣呈現出來的結果!


演習的細節荒腔走板已經很多人罵,我就不再詳述了,重點是演習之後還有職業軍官發文要求尊重職業軍人,給軍人一條生路這種取暖文。


文章的內容不外乎是軍人有多辛苦,有多累,犧牲有多大,福利卻被刪減多少等等的陳腔濫調,文章一開頭甚至就劈頭說當軍人只是為了生活,是一份工作。當然,每個人當軍人都有不同的理由,這可以理解,但你自己對於軍人這份職業的目標,期望與使命感又在那裡?


事實上軍人與很多行業一樣,都是一份需要付出而不見得有同等回報的志業!當選擇了這個工作(志業)之後,我很想問問,你自己又是如何的看待這份工作又是如何的表現出自己應該有的專業水準?如果可以做到九十分,而你卻只是想著六十分及格畢業,你又有甚麼資格要求人家來尊重?


很多人會把理由歸咎於不著邊際的政府與環境上,因為這樣所以我們也只能順著長官的意思走,這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講法!軍人的確以服從為天職,但是這不能是盲從!更不是隨波逐流!反之,更應該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情況下,把每件事情都做好,甚至試圖改變自身周遭不利的狀況,這不但是對自己職業的基本要求,也是對部屬對同袍的負責態度,請問你真的有嘗試去做到嗎?如果遊戲規則讓你玩不下去,請問你有這個骨氣離開,另謀高就,還是你選擇了虛與委蛇?只為了那與付出相比卻相對微薄的薪水與福利?


我們都知道,就算沒當過兵的人們也都知道,軍人很辛苦,犧牲奉獻,冒險犯難,沒有人會否定這種說法,但是這不也都是身為軍人應該有的認知?


光是拿這一點出來說嘴,要人家去尊重這份職業,我想理由薄弱了一點,因為這本來就包含在軍人這「職業」裡頭的特性!今天軍人受不到應有的基本尊重,不是因為沒有犧牲奉獻,而是很多軍人少了基本上的專業!


有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兵千日」的階段就已經展現的毫無專業可言,那麼又叫人怎麼相信到了「用在一時」的時候,軍人可以發揮應有的功用保家衛國?


有人說,等到了天災時後,就知道軍人的重要了,這句話其實只對了一半。


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但我的認知裡頭軍人的專業是戰技與一切備戰的事務跟知識!不是甚麼救人於水火的技巧,那是消防隊,救難隊的專業。


我必須聲明,我並不反對軍隊可以擁有救災救難的能量,可是那只是多樣化任務裡頭所支援的一個民事項目罷了,那並不是軍隊所該呈現出來的「專業」,怎可以拿來當作軍隊的主要的行銷包裝?反而在該表現專業的軍事演習的項目上,卻都是草草了事!作戲都懶得做到全套,軍人都不像軍人了,百姓看了做何感想?在角色定位錯亂的情況下,他們又怎麼能夠給予「軍人」應該有的尊重?你也可以把上述國軍不務正業的理由歸咎於環境問題,但是既然如此,那為何有那麼多的人喜歡拿這個環境造成的問題來「邀功」?難道除了救難,就沒有別的「專業」可以提了嗎?


回到原點,要別人怎麼看,自己就必須怎麼做,要求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好,這些都是基本道理。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看到自己國家的軍隊受到鄙視,也不會有人在該給予表揚的時候吝於給予掌聲。要別人尊敬,自己首先就必須敬業!



(以色列,比台灣小上一圈的國家,有著即便是與周圍國家永遠為敵也要捍衛自己的國土之決心的人民)


(此等之勇氣,台灣也曾有,現已蕩然無存)


最後我想說的是:軍人並沒有那麼卑微,需要去乞求別人的尊敬的眼神!


 


……………………………………………………………


以上是兵大的文字。


 


前些日子,看到了公視所拍攝,記述著依舊貫徹著老總統手諭「死守並等待反攻的一天」的泰北孤軍的「邊城啟示錄」。


(以下文字為公視新聞稿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NAENO=1&NEENO=2450)


導演李立劭耗費三年拍攝「邊城啟示錄」 深入邊境紀錄被遺忘的泰緬孤兒


發稿日期:2012 / 02 / 13



(不知還有誰熟悉這個場景)


導演李立劭10年前到了泰北邊境的一所小學校,那天正值928教師節,被邀請去參加大會的他,赫然見到一群人在山中唱著”孔子紀念歌” 對著孔子像三鞠躬,讓他大為驚訝,自己兒時才見得到的封建場面,竟然在泰國北部小鄉鎮中發生。於是他決心開始蒐集資料,耗費三年時間深入泰緬邊境,公視將於214日週二晚間十點【紀錄觀點】播出紀錄片「邊城啟示錄」,帶您看尋這群被埋葬在歷史洪流中的泰北孤軍。



1949年,國共戰爭失守撤台,但最後一批從雲南撤出的國民黨部隊,仍埋藏在泰緬山區的叢林之中待命,他們在韓戰前後甚至兩度打回了雲南,但1961年在聯合國的壓力下,被要求撤軍回台,而此時卻接獲蔣介石的密令,要他們明撤暗留,躲藏起來,等待時機反攻大陸;然而,這一等就是50,他們在泰北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沒有任何補給、為了生存下去,他們最後甚至淪為泰國的僱傭兵,幫忙清剿泰共;這群流浪在異域的部隊,成了沒有國籍的人,不得不用鮮血交換泰國的身分證,而他們的子弟,生在異域卻認同遙遠的台灣抱著滿腔熱血回到台灣祖國,卻有許多人礙於法令遲遲無法得到台灣身分證



(有多少人注意澄清湖畔有孤軍的紀念碑)


導演李立劭說:「泰北地區涵蓋清邁清萊兩省,共有兩個台灣的面積,我們的外景隊就成天以吉普車奔波在各個山頭村落中周旋著,跑了200公里路只為尋訪著分散四處的耆老與見證者,在荒煙漫草堆中撥開一座座陣亡將士的野墓,而活著老將軍都已高齡90歲了。在這齣歷史的悲劇下,身份的錯置卻改變不了他們對台灣的認同;在泰北的每一所華校,每逢雙十國慶日,他們的子弟,仍手舉青天白日,高唱著中華民國頌,在兩岸日漸交融的當下,他們成了意識型態的犧牲品,而這群老兵們的堅持,彷彿成了一齣歷史荒謬劇……」。


http://obtl.wordpress.com/2012/03/


………………………………………………………


裡面的人在吵架巴不得搬走,外頭的人卻願意為這片土地流血流汗。

真是好一個鬼島。



我不曉得,那些口口聲聲說「愛台灣」的傢伙,有沒有關照一下「認同台灣」的人?


(轉載~政客把事情搞砸了就交給軍人去解決)


 


我不曉得,那些個說「不排斥當兵,只要薪水多」的年輕孩子,有沒有想清楚「你選的職業是要打仗,是要保家衛國的,是要保護你家人朋友老婆孩子的」?


 


我不曉得,那些個「官階越高,肚子越大」的OO,有沒有回憶起當時入伍時你的宣誓?


(不用想,我想是沒有)


 


我只曉得:


若有同樣住在這片土地,卻不願意為這片土地盡一分心力開始改善這裡的一切,只想著出走,甚至是想著搬到對面一定會比較有發展的人。


你要離開,我不會留你,祝你搬家愉快。



(我不曉得台灣要何時才願意如此苦幹實幹)


但是!


若你妄想著加入「解放軍」,甘願成為共匪的馬前卒,有任何一絲引匪入關的念頭………


我不會吝惜我的子彈!


 


順便給一些腦袋裡依舊和清道光年間,一副天朝上國的自大心態,看待中國之外其他地區,即使同樣講中文或華語的人士是也被歸類為夷蠻戎狄的內地客:


油和水是永遠不可能和在一起的。


(我們和你們的意識型態是永遠不可能認同彼此的)


 


咱住的「二流都市」,可沒有「今早謾罵領導人,今晚就無故失蹤」的戲碼。


 


覺得咱這裡很小嗎?


那誰叫你要來的?


 

不是咱要配合你們,而是你們要配合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Z.BLACKCAT 的頭像
    PZ.BLACKCAT

    S.Pz.Abt 502 E-COMPANY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