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中國的軍事現代化
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為蔣中正的總顧問後,負責絕大部分軍事訓練計劃以及中國的防線設計。馮·塞克特的原本計劃是將整個軍隊大幅縮減為60個師,僅留下經過德國教範訓練並配發良好裝備的部隊。但實際執行起來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哪些派系的部隊要先被裁減等。
總體而言,由黃埔軍校(1927年結束)與陸軍大學訓練出來的軍官團僅僅比軍閥的軍官好一點,不過這些軍官由於對蔣中正委員長的完全忠誠而被認為是有價值的。[4] 在國民政府的努力下,約4萬人接受了德國教官之訓練並率先改變部隊編制,編成了教導總隊、87、88、36師四個部隊,也就是俗稱的德械師(另外有四萬人左右之部隊也採用了德國武裝訓練,不過那是隸屬於財政部之稅警總團而並非真正屬於蔣中正控制的武裝力量)。這些部隊被視作是蔣中正總統軍隊中的精華。這些部隊也許部分的增強了七七事變後蔣中正進行全面抗戰的決心,但事實證明中國還未準備好與日本在同一個水平上交鋒。蔣中正不顧他的幕僚和法爾肯豪森本人的反對,將這些德械精銳師投入到淞滬戰役以及南京保衛戰中。經過幾場初期戰役後,這些經過多年訓練的精銳部隊損失了二分之一以上。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0年代的中德合作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失去了在中國的租界和殖民地。但是這也為德國改善中德關係減少了一個障礙。1920年,德國代表卜爾熙率代表團來中國,經過談判,雙方於1921年5月20日簽訂了《中德協約》。這是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上少見的平等條約之一,因戰爭而中斷四年的中德關係得以恢復。
《凡爾賽條約》嚴重限制了德國的工業產出。它的陸軍數量被鎖定於10萬人,軍用製品也大幅地減少。但是,條約沒有減低德國在軍事革新的地位,很多工業企業仍保留機械和科技去製造軍用硬體。因此,為突破條約的規限,這些工業巨頭和外國商界組成聯盟,例如與蘇聯和阿根廷,合法地製造和銷售武器。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電影與電視影集裡,殺手或是狙擊手都會在手槍或是狙擊箱的槍口上套上一個筒子,而子彈的聲音就像是被消除了一般,”颼”的一聲擊穿目標。這個圓筒被稱為”Silencer(消音器)”。不論是子彈還是砲彈在衝出砲口的一瞬間都會夾帶著巨大的震波與音爆,為了因應日漸高漲的環保問題,德國在1994年著手開發可以讓戰車甚至是自走砲使用的”巨型滅音器”。
詳細的說明如下。
German Artillery silencer !! - WW2 in Color History Forum
德國的重型火砲生產大廠萊茵金屬工廠(Rheinmetall)與音響工學研究中心(IFL)共同研發的消音器,是為了抑止武器研究中心在測試武器時所發出的噪音所做的。主要用途就是安放在火砲試射場內,不可能大量發配部隊實戰化。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此文嚴禁未成年.心智不成熟.對人性有浪漫情懷的人類閱讀)
最近迷上一部特別的卡通.並不是裡頭有什麼迷人的女主角.蠢到不行的男主角.或是厲害的機械設定武器設定什麼的.
而是這部作品.讓我打從心底一整個雞母皮都起來.
詭異.詭異.詭異………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