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部分的艦艇迷,對於主要國家戰艦必定是瞭若指掌。某些人也自然而然的就會侷限在「如果有哪些戰艦及早出現,這海戰就不會輸」。


事實上,真正在幕後撐起當時正在變革的海戰,並提供無役不與的航艦之護衛,並不是重砲堅甲的戰艦,而是各式輕重巡,以及不可勝數的驅逐艦隊。


美國海軍裡,曾有一級重巡趕上了二戰末班車、參與韓戰越戰後,也為爾後艦隊防空飛彈化提供了穩定的載台,並服役到1980年代才除役。


若以人來比喻,那就是「才剛受完訓練上場打了幾場不錯的比賽,卻因為規章改變而重新訓練的中量級拳手」,而且「訓練完成後再上場比賽依舊不輸新人」。


巴爾地摩級重巡,正是這樣的寫照。



Name: Baltimore class cruiser


In commission: 1943–1971


Type: Heavy Cruiser


Displacement: 14,500 long tons (14,733 t) standard/17,000 long tons (17,273 t) full load


Length: 673 ft 5 in (205.26 m)


Beam: 70 ft 10 in (21.59 m)


Height: 112 ft 10 in (34.39 m) (mast)


Draft: 26 ft 10 in (8.18 m)


Propulsion: Geared steam turbines with four screws


Speed: 33 knots (61 km/h; 38 mph)


Complement: 61 officers and 1,085 sailors


Armament: 9 × 8 inch/55 caliber guns (3×3)/12 × 5 inch/38 caliber guns (6×2)/48 × 40 mm Bofors guns/24 × 20 mm Oerlikon cannons


Armor: Belt Armor: 6 in (150 mm)/Deck: 3 in (76 mm)/Turrets: 3–6 inches (76–150 mm)/Conning Tower: 8 in (200 mm)



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Baltimore class cruiser)是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在二戰(Second World War)時期建造的最後一型重巡(heavy cruiser)。由於汲取以往戰場上的寶貴經驗,所以除了重巡本身該具備的高速與重裝甲火砲,也因為做為航艦(aircraft carriers)的屏衛之一而加強此型重巡的防空(anti-aircraft)火力。


在登陸作戰(amphibious landings),戰艦的火砲雖然能給敵人灘頭之據點毀滅性打擊,但是發射間隔較長,而能給敵人爭取迂迴的時間。相較之下巡洋艦的火砲雖然不如戰艦單發破壞力驚人,但較小的口徑能以射速來彌補,而綿密的火力投射也較能壓制敵人,唯一的缺憾就是因為火砲較小所以必須推到灘頭較近的海域,也容易被敵人岸防砲反制。


巴爾的摩級重巡趕上了二戰的後段時間,戰爭結束後轉為儲備艦隊(reserve fleet)而封存,因為韓戰(Korean War)而重新啟封。1971年,除了沒有進行現代化更新的重巡悉數除役(decommissioned)後,幾艘因為飛彈化而另外成級的阿巴尼級(Albany-class)與波士頓級(Boston-class)持續服役到1980年代才除役。


雖是二戰的末期生,但也是美國海軍第一代飛彈巡洋艦(guided missile cruisers)之基石,像這樣的例子可謂空前也註定絕後。巴爾的摩級重巡的前一級為單艦成級的威契塔級(Wichita-class cruiser);下一級為奧勒岡城級(Oregon City-class cruiser),為美國海軍在戰後成軍的火砲型重巡。


計畫與建造之初始


在大戰爆發前的19399月,美國海軍為了新型重巡洋艦而開始研究考察。由於第二次倫敦海軍會議(Second London Naval Treaty)的最終決議,致使重巡洋艦的火力、防禦上備受限制,隨著大戰爆發條約形同撕毀後,各國開始設計新的重巡,甚至是把舊有已預留空間的條約級重巡回塢大改。


巴爾的摩級的設計是本源自於1937年建造的威契塔級(USS Wichita),但隨著二戰爆發後做了更改,整體外型上就像是放大了一圈的克里夫蘭級輕巡(Cleveland class light cruiser)。唯一可以區別的就是砲塔配置,克里夫蘭級是4座三連裝6吋砲,巴爾的摩級為3座三連裝8吋砲。


更改設計


其實巴爾的摩級的前四艘早在194071日就已經安放龍骨,第二批則是在194287號下單。但在當時海軍要求優先量產克里夫蘭級輕巡來補足戰力,而這一個推遲也讓海軍靜下來重新設計。除了已經建造的前八艘更改之外,正要安放龍骨的後七艘也一併更改。


雖然這樣被延遲,但巴爾的摩級還是趕上了最後的幾場戰鬥,不過隨著戰局的結束,原本的第15號艦就在只完成一半的船身後拆解報廢。


建造船廠


巴爾地摩級最大的建造承包商為伯明罕鋼鐵廠(Bethlehem Steel),於位在Quincy, MassachusettsFore River Shipyard 建造前八艘。爾後新澤西(Camden, New Jersey)的紐約造船廠(New York Shipbuilding)委建了四艘,費城(Philadelphia)的費城造船廠(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則建造了最後四艘(其中一艘停工拆解)。艦名以美國都市為主,唯一的例外是以澳洲首都坎培拉命名的二號艦(USS Canberra),這是為了要紀念在薩佛島海戰沉沒( battle of Savo Island)的澳洲海軍船艦(HMAS Canberra)


CA的全寫為裝甲巡洋艦(armored cruiser),中文翻譯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則是CL(但仍有少量裝甲帶),而現在的飛彈巡洋艦則為CG


 


艦身


巴爾的摩級全長為673 feet 7 inches (205.31m),寬為70 feet 10 inches (21.59m)。 這個尺寸,即使是後來因為飛彈化而獨立成級的波士頓級與阿巴尼級也都是一樣的。


巴爾的摩級的總排水量為17,304噸,一般吃水深為7.29m (2311),船頭的最大吃水深可到10m(33),船尾則是7.6m(25)。船身上層結構的煙囪(funnels)最高處為26m(86),船桅的最高點為34m(112)。以艦橋為主的主結構(superstructure)全長相當於船身長的三分之一,這部分分成前後兩組結構,中間的甲板安置著兩具煙囪、桅桿。


船身的垂直裝甲帶(vertical belt armor)6吋厚(150 mm),甲板下的水平裝甲(horizontal deck armor)也有足足3吋厚(76 mm),砲塔的安置結構周圍有3~6吋厚不等的裝甲帶,艦橋部分最厚重,為8吋厚(200 mm)


 


動力


巴爾的摩級重巡的動力為蒸氣動力(steam power)。四具螺槳(propeller),個別由四具鍋爐(boilers)與蒸汽渦輪(steam turbines)驅動大軸(shaft)與螺槳,四座輪機組全速運轉之下,以615PSI(pounds per square inch,相當於4,240 kPa)120,000 horsepower (89 MW兆瓦),提供巴爾的摩級重巡33(61 km/h)的極速。這四座輪機組以兩兩一組安置在輪機艙內(波士頓級則改成四座輪機安置一間輪機艙內)


巴爾的摩級重巡能容下2,250 long ton的燃油 (2,290 t),然後以15 knots (28 km/h)巡航時能有10,000 nautical miles (19,000 km)的航程。而波士頓級與阿巴尼級因為改裝後增加的排水量雖然也將油槽加大而能容下2600~2500噸燃油,但是航程還是縮短成9000~7000海里。之所以如此,是除了增加的排水量,雷達等電子系統的耗電也必須靠著蒸氣渦輪帶動的發電機提供更多的電力才能運作,也會消耗較多燃料。


 


武裝


巴爾的摩級重巡的主武裝為三座三連裝55倍徑(55 calibers)八吋砲,前二後一,每門砲的最大射程為17.3 miles (27.8 km)。次武裝為六座雙連裝38倍徑(38 calibers)五吋砲.兩側的配置也如同主砲塔一樣前二後一,除了協助八吋砲加強岸轟、艦隊砲擊火力外,五吋砲的另一責任是防空,對地射程為10 miles (16 km),對空射高則為6 miles (9.7 km)


除了主砲與副砲,艦上還有12座四連裝40mm高砲(Bofors 40 mm),也有11座四連裝再輔以安置在艦尾起重機後的一座雙連裝40mm高砲。以及20-2820mm機砲(配備數量各艦都不同)。戰爭結束後,20mm機砲先行撤除,而40mm砲在1950年代逐步由3吋高砲(3"/50 caliber guns)替代。


其中四艘ToledoMaconHelenaLos Angeles1956~58年做為SSM-N-8 Regulus巡弋飛彈(cruise missiles)的投射平台。當然,隨著較佳的測試平台:核動力潛艦(nuclear submarines)後,後續的飛彈測試如UGM-27 Polaris都由潛艦負責,這四艘的測試工作也就到60年代結束。


飛彈化後獨立成級的波士頓級,做了改裝後,吃水部分加深了20(50cm),排水量也增加了510噸。波士頓級的前半段船身並未做更動,但從煙囪之後的後半段船身做了改裝,除了將兩座煙囪改成一座厚實的主煙囪、後段船身的桅桿改成更能承載重量的四柱桅桿(four-legged lattice mast)之外,後部的全新上層結構設置飛彈導引系統的搜索與照明雷達,以及飛彈彈艙,而原本的三連裝八吋砲塔移除。


至於隨著全飛彈化的三艘「阿巴尼級」,則是將整個上層結構全數移除。甲板上層結構之基礎一口氣拉長到艦身全長的三分之二,整個上層結構最受注目的莫過於高聳,但正面看起來相當狹長的箱型大型艦橋(box-shaped bridge)。原本的兩座煙囪則與兩座桅桿結合成「複合式桅桿」(英文稱為macks:為雷達桅桿”mast”與煙囪”stack (smokestack)”的組合字)


如此這般大改的船艦,船身最高處就在雷達頂部的40m(130feet),所以為了確保船身平衡,絕大多數的上半部結構多採用鋁合金(aluminum alloys)。但即便是上層結構輕量化,阿巴尼級的滿載排水量直逼18000噸,但航速依舊不變,由此可看出巴爾的摩級艦身的改造餘裕。


 


服役概說


14艘巴爾的摩級中有12艘在二戰末期投入戰場,不過真正參與戰鬥的只有太平洋戰場(Pacific Theater)的七艘與歐洲戰場(European Theater)的一艘,其他的在戰爭結束前還在試運轉。1947年,前九艘巴爾的摩級先行封存作為儲備物資(reserve fleet),而另外五艘仍繼續服役(Helena, Toledo, Macon, Columbus, and St Paul)。但隨著韓戰(Korean War)爆發,其中封存的六艘解封服役,使得戰力加強到十艘(當中的Macon號因為翻修而退出現役4個月)


其中6艘配屬在朝鮮半島周圍海域支援砲擊,另外4艘則配屬在其他區域。


剩下的4艘封存艦,Fall River再也沒回到現役,於1972828日在波特蘭拆解除役。BostonCanberra安上飛彈系統另成波士頓級飛彈巡洋艦(Boston-class guided missile cruisers),但仍保有八吋艦砲;Chicago則是整個大改變成阿巴尼級飛彈巡洋艦(Albany-class CG)的其中一艘。


韓戰結束後,Quincy195472日退役,於1974年拆解。


到了1969年,仍有五艘巴爾的摩級在現役,其中四艘(Boston, Canberra, Chicago, Columbus)已經是飛彈巡洋艦,以及一艘維持原樣的純火砲型Saint Paul


聖保羅號在越南戰場(Vietnam War)上提供火力支援,但到了1971年聖保羅告別了26年的服役生涯,於1980年拆解。波士頓與坎培拉則在稍早的1970年退役,分別在1975年與1980年拆解。


哥倫布號於1975年退役,但隨即在1977年拆解;最後退役的則是1980年的芝加哥號,一直閒置在碼頭多年後於1911年拆解。


 


戰傷與損害


因為參戰時間已晚,所以在戰場上唯一有戰傷的僅有坎培拉號。這唯一的戰損是在19441013日的雷伊泰灣,一枚空投魚雷就這麼擊中了艦身中段,立即造成23名人員喪生,輪機室進水而失去動力。就在兩間鍋爐室(boiler room)湧入3000噸的海水後,船總算是救回來了。但因為喪失動力,只能由同噸位的波士頓號拖回維修。這兩艘巴爾的摩級重巡就這麼錯過了雷伊泰海戰(Battle of Leyte Gulf)


一年後,坎培拉號維修完畢,轉隸屬大西洋艦隊(Atlantic Fleet)



19456月,匹茲堡號(Pittsburgh)遭遇風速達70(130 km/h),關島的強烈颱風,整個艦首部分從第一砲塔之前都被巨浪折斷,好在經過緊急搶修後匹茲堡號掙扎著回到波特蘭(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維修。


至於被折斷而遺留在原來海域的殘留艦首,則被拖回關島拆解。


在韓戰期間的1952412日,聖保羅號的一座砲塔內部發生火災,30名砲塔人員殉職。但聖保羅號的災難還沒結束,1953年,因為操艦不慎而擦撞到岸防陣地,好在無人傷亡。海連娜號也分別在195153年擦撞岸防陣地,幸運的也無人傷亡。


19686月,波士頓號與澳洲海軍驅逐艦霍巴特號(Australian destroyer HMAS Hobart)在航行途中,遭到美國空軍的「攻擊」,起因是麻雀飛彈(AIM-7 Sparrow)在終端彈道(已經失去推進動力)撞上了波士頓,好在沒有引爆。


 


戰力翻修與重建 (Albany and Boston classes)


1940年代後半,美國海軍致力於防空飛彈的研究,並實際測試。1946年,將無役不與的老戰艦密西西比號USS Mississippi (BB-41) 移除所有砲塔做為飛彈系統之測試艦(AG-128);爾後在1948年,海軍將一艘水上機支援艦(seaplane tender)諾頓桑德號(USS Norton Sound)安裝上飛彈系統。



當時兩艘測試的主要是3T系列的梗犬防空飛彈(RIM-2 Terrier missile)



到了1952年,兩艘巴爾的摩級重巡「波士頓」與「坎培拉」移除第三砲塔,安上性能已屆成熟的梗犬,成為美國海軍第一級飛彈巡洋艦。改裝完成後,兩艘巡洋艦個別在1955年與56年復役,獨立成「波士頓級飛彈巡洋艦」,賦予CAG-1CAG-2的編號。


"G"為導引飛彈(guided missile)之意,也因為保留兩座八吋砲三連裝砲塔之故,仍保留"A"(Armored武裝)的字母。




3T系列防空飛彈除了梗犬,還有韃靼RIM-24_Tartar以及護島神RIM-8_Talos這三型防空飛彈是美國海軍第一代艦隊防空火力。



自波士頓級之後,1957年開始有六艘克里夫蘭級(Cleveland_class_cruiser)陸續改裝成飛彈巡洋艦,以及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長堤(CGN-9 Long Beach)下水測試。1958年,另外兩艘巴爾的摩級重巡「芝加哥Chicago」與「哥倫布Columbus」也著手改裝成飛彈巡洋艦,這一次的改裝幅度更大,甲板上整個結構連同砲塔都移除而「全飛彈化」。由於全飛彈化的構想是先從奧勒岡城級(Oregon City class cruiser)的阿巴尼號(Albany)開始,所以這兩艘劃歸為「阿巴尼級飛彈巡洋艦」(Albany class cruiser),分別在1962年與64復役。


爾後雖有推動後續的幾艘重巡洋艦飛彈化提案,如巴爾的摩級的「布雷碼頓Bremerton」與奧立岡城級的「羅徹斯特Rochester」,但都在之後的預算提案中刪除。


下接(其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Z.BLACKCAT 的頭像
    PZ.BLACKCAT

    S.Pz.Abt 502 E-COMPANY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