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妙筆補充版詳見虎大的虎式戰車在中國)
這並不是” 若中德持續合作?”的衍生狂想,而是在茶餘飯後想到的”只有裝甲兵才懂的笑話”。
虎式的預量產車僅有20輛,而且履帶是左右對稱的,說得白一點,這個時候虎式的履帶是分”左右”的。
如果要追求紋路對稱好看的整體美,這是個很不錯的藝術作品,但是以戰鬥機器來看,卻是個十足的大笑話。
人分左右腳,動物也分左右腳,但是戰車的鞋子可不需要分左右腳!
履帶只是給”重機具一個相對比較平緩的平面移動用”的一種”軌道”!
兩條紋路整齊的履帶痕跡,很容易讓人明白剛剛(或是幾天前)有戰車經過,若是觀察者熟悉戰車履帶的紋路,就能判斷戰車的走向(從哪邊過來,然後往哪邊去)。
所以現代戰車為了混淆敵人可以判斷部隊的行進方向,盡可能把履帶上的紋路搞得越簡單越好,只差”不做紋路”。
紋路不是美觀好看用的,而是為了讓履帶每個部件都能以”相對較輕的重量還能維持足夠的支撐力”。
所以不能左右交換讓前線官兵抓狂又搞死後方製造工廠的”左右對稱履帶”也就隨著後續的料件替換後消失…………
才怪,最後期的虎王還是搞這一套”左右對稱履帶”,為當時即將滅亡的第三帝國打入另一根棺材釘。
所以這裡有個笑話可以分享,
若國軍以”極初期型虎式戰車”為主力戰車的話,就會看到保修表上有個啼笑皆非的缺失註記:
單邊履帶總成缺件待料中。
然後還可以衍生出一個笑話:
老兵看到一個望著缺了履帶的虎式發愁的新兵:
老兵:菜鳥,你在幹嘛!
新兵:報告學長,那個……車長和射手說再生不出另一邊的履帶,就要罰我禁閉。
老兵:那就生給他們看啊!
新兵:可是………補給士說………(吞吞吐吐)
老兵:那個狗養的講啥啦,說!!!
新兵:他說………另一邊的履帶撥補文件已經發出去了,可是都被單位打回票。
老兵:(靠,就為了這個?)…………………我跟你去,一起去敲那個狗養補給的桌子。
三十分鐘後,新兵與老兵坐在八噸半履帶車的車斗位子上…………………………
新兵:學長………(還望著那得來不易的履帶總成)
老兵:幹嘛?都申請到了你還有意見啊?
新兵:可是履帶一樣都是右邊的啊,可是我缺的是左邊的。
老兵:(開水沸騰的聲音)………哇哩咧!你就不會把右邊的履帶倒著裝左邊喔!你是拿什麼分數才調來這裡的啊!!
………………………………………………
車斗上傳來宛如教堂的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