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往在機械獸裡頭是單純的寫著自己對重機械(戰車為大宗)的觀感單純的數據分析.評斷.


想想這樣寫下去會越來越乏味.所以.從現在開始.會開始寫些自己曾與名為"戰車"的機械獸貼身相處的雜感.如有專攻的前輩先進看到我的文.歡迎批評指教.


"射手.翼穩穿甲."


當這個國軍用語在戰車中響起的時候.車中最低階的兵."裝填手"就要立刻解開砲彈固定扣.把砲彈以全身力量迅速抬起.送入砲尾後.順勢推開擊發保險桿.


而在這同時還要覆誦口令"裝彈.開保險.!!!".整個過程.5秒鐘內要完成.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即使是經過千錘百鍊.體能強健的硬底子裝填手也不容易做到.




因為戰車不可能隨時都能在平坦地面輕鬆的停車射擊.戰況若激烈.戰車可是要不斷高速機動的變換位置.以免被敵人當靶子打.


裝填手裝彈的速度要快.如果推砲彈的力道不強速度不夠.造成砲彈卡在砲閂之間.那可就得硬著頭皮拉下手動退閂拉桿把砲彈退出來.重新上彈.(力道拿捏不準.是新手必經之路)


在這之前別忘了要把手動退閂拉桿帶回原位.否則砲彈一帶動砲閂制動機制.砲閂自動上彈.強力彈簧帶動拉桿的力量足以把枕木""成兩段.


裝了砲彈之後也不能晾在一旁沒事.可能要拿著下一發待命再裝填.而且眼睛要放亮.一定要站在安全的位子.免得在戰車砲擊發時被急速後退的砲尾部分砸死.



拿砲彈.裝砲彈.輕鬆!!........這麼想的人.不是沒當過兵.就是沒拿過重東西.



在第二次大戰之前.戰車砲彈頂多只有37mm.最多不會大於50mm.像這樣的砲彈不過才幾公斤.可以單手裝填.所以在當時的裝填手多半是由車長兼任.是個很輕鬆的工作.但是隨著人類對火力的癮頭越來越大.戰車砲口徑就越來越大.砲彈也越來越大.重量也直線上升.


以大家熟知的88砲為例.重量已經超過10公斤.已經要用雙手握持住.拿一下下是很輕鬆.可是裝填手要周而復始的"蹲下.拿砲彈.站起來.砲彈擊發後立刻送彈(簡稱蹲...)".而且速度都不能落後.因為裝彈的速度會決定發砲的速度.也會決定這台戰車是否能在火網下生存到全身而退.


現今大家所熟知的戰車砲都遠大於昔日的88.重量也不可同日而語.105mm砲彈本身就有20公斤.120mm更重.25~30公斤跑不掉.更遑論日後可能會出現的140mm.或是早年部分試作戰車所採用的155mm.




所以裝填手工作看起來雖簡單.卻是決定這輛戰車總體戰力的一個環節.


人類雙手所能把持的物體重量終究有個極限.不能把裝填手操練得和健美先生一樣.因為這樣壯碩的體格在狹窄的戰車裡頭是個非常麻煩的累贅(戰車兵不是什麼怪物.他長得和每個人都一樣).


但是火力依舊是人類的終極渴望.因此."自動裝填系統"應運而生.


第一套自動裝填系統何時出現不得而知.其構想應該是從戰艦砲塔內部的"揚彈系統"為藍本.開始縮小.精緻化到能安放在戰車砲塔內.(其實戰車的最初構想就是"LANDSHIP(陸上戰艦)".)





俄國戰車從T-64開始便開始融入"自動裝填系統".西方戰車第一個正式採用"半自動裝填系統"的戰車則是瑞典Strv103(詳見最後的驅逐戰車 ).真正採用"自動裝填系統".目前只有雷克勒以及日本90.美國雖曾在T30重戰車上試驗過自動裝填系統(詳見被馴化的劍齒虎 ).但最後還是回歸最傳統的人力裝填.


中國戰車算是師承自俄國系統.所以不多做說明.


西方國家對於自動裝填系統似乎是興趣缺缺.原因不是在於技術不純熟(烏克蘭"彎刀"戰車的自動裝填系統有濃厚的西方風格(堡壘&彎刀) ).而是在於:採用自動裝填系統.其後遺症遠大於不使用所帶來的結果.


戰車是多人操作的"團體合作戰鬥兵器".車內每一個成員都有專司的職務.當中若有人受傷或陣亡.該成員的職務就要由其他成員來共同分擔.也會使戰力降低.而這個還只是在戰鬥中帶來的負面效應.




戰車需要成員維修.彈藥.油料需要補充.車輛停妥後成員需要站哨戒護.這些基本勤務都是要做的.只要少了一個人.戰車成員的勤務就會加重.能輪替休息的時間一少.戰力就會開始緩慢的衰退.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光是一直站哨就會讓人發瘋了.何況是高壓力的戰場?



自動裝填系統.不會幫你站哨.不會幫你瞭望.不會幫你注意敵蹤.它唯一會做的只有"裝填彈藥".


但偏偏人類看似輕鬆的手工.換給機械來模仿的代價就是"複雜".複雜的代價就是"容易故障".一旦故障.就要後送維修.因為自動裝填系統的故障絕對不會是車上乘員能夠輕鬆排除的.


再者.自動裝填系統無法滿載車內所有的砲彈.頂多只能裝一半.一旦用完.車內乘員就要離開車內從外部補充彈藥.或是將車內存彈拿出.再裝到自動裝填系統裡頭.


俄國的自動裝填系統雖然能滿載所有砲彈.但代價就是車長與砲手等同於坐在砲彈所建構的碉堡裡頭.一旦被擊中.車內乘員日後只能在忠烈祠相見.


而且自動裝填系統一定要砲管擺正後才能裝填.人力裝填可沒有這麼特別要求......


人類對於火力的飢渴是永無止境.自動裝填系統終究會出現在日後的每一輛戰車裡.可是功能取向是要"協助裝填手"還是"取代裝填手".這個就要留待觀察了.


也許日後戰車成員只要3個人就好.或者依舊是4個人.只是"裝填手"多了一個"車輛工程師"的職銜.


不管如何演變.戰車成員都必須高素質.高度熟練.默契好.才能因應戰場的變幻莫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Z.BLACKCAT 的頭像
    PZ.BLACKCAT

    S.Pz.Abt 502 E-COMPANY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