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項目:
車體:
車體高度
炮塔高度
成員座倉
導輪/路輪位置
基於中央彈倉出現,車體為了完全包住直立的主炮彈藥,高度也必須作調整,以確保裝甲能在水平的角度包圍彈藥,而為了不增加過量的高度,炮塔的底部則做了些修正,以壓低整體高度,同時讓炮塔間隙更小,防護力更強。
車體高度增加同時也意味著成員能有更好的舒適度,12C-EHV的座椅不再與底盤連結,而是採用懸空的抗雷座椅,而在遇上崎嶇地形時,它也能提供比傳統座椅更優的舒適性。
而在承受集中於車首的裝甲重量方面,前方的路輪密集度也較高,第6與第7對路輪的間距因此拉大,為了彌補此處的路輪數不足,第7對路輪的承軸比其他承軸要來的粗。
動力套件:
EPS-750先進獨立發電機
GTS-33先進自動變速器
APE-300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面對日亦高漲的油價及軍費精簡的壓力,作為斯巴達人戰車的最終升級型號,發動機也要跟上時代腳步,其目標即是在與MPE-239燃汽渦輪引擎相同的大小下,有至少1750匹馬力的動力輸出,相近的轉速提升比,更一體化的動力套件,如此,APE-300柴發便憑予誕生。
APE-300係由多國聯合研製之新一代發動機,並引入大量先進技術,如自動電子控程系統 (柴油噴射,汽缸正時,資料顯示),以及一部與先進變速器連結的微處理器,使能量能完全發揮在機動性上,並且大幅提高車體的加速性,使其表現
與燃汽渦輪相當。
APE-300在構型上為一種V12水冷汽缸柴油發動機,它配有頂桿高壓渦輪增壓系統,利用高旁通氣比與輔助燃氣室相連,使其在2500RPM時就高達1750匹馬力的最高功率輸出。
這次的馬力數降至1750匹,主要是為了使齒輪箱延長使用年限,同時也大幅加長巡航距離。
為克服柴油發動機在寒冬氣候中啟動不易,動力套件中的EPS-750先進獨立發電機能在停車時仍保持啟動,持續替發動機熱機,並於發車時重新充電,這也改變了柴發戰車在戰場上不能常關引擎而造成燃油徒耗的情況。
對於進氣與排氣口的改變,進氣口改成原先從上方開設的氣冷口進氣,排氣口則是後方,由於兩種不同流向的氣口擁有獨立的氣道後,就更便利裝置特殊裝置替廢氣冷卻,發動機的廢氣排放口有多曲冷卻管線,能冷卻並快速吹散廢氣,有效增加在紅外線顯示器前的匿蹤度。
對於匿蹤度的特化,除了熱訊號的匿蹤外,對於聲源及視覺也有做處理,在動力套件的裝甲內殼,裝有蜂巢狀橡膠隔音板,而排出的不完全燃燒黑煙也在燃油噴射的控制之下而銳減。
在後勤上,為簡化維修及加油,動力套件的一體化使其包括發動機,發電機,變速箱,水箱,這些都能一次吊出,全程換裝僅需50分鐘,而個別吊出換裝則僅需10分鐘,加油方面,斯巴達人EHV的油箱配有抽油幫浦,讓1900公升 的油箱加滿只有8分鐘。
匿蹤套件:
新式匿蹤塗料
火炮套件:
中置式彈倉
退殼裝置
在A與B型的儲彈上,妥協於炮塔空間及炮彈體積,使其30枚炮彈都必須置於炮塔尾,導致了諸多問題,如需要強力的彈盤轉動機及炮塔穩定器,無形的佔去了炮塔內的空間,且也增加了不必要的重量。
當12C-EHV型策劃時,儲彈問題便是改良的要務之一,由於該型的炮塔裝甲被大量移除,因此也多出了更多的空間能夠塞入更大的自填機,這使得將炮塔環下的彈藥自動補給至炮塔尾可行化。
更新後的儲彈空間改成由炮塔尾及車身共同儲放,炮塔尾的兩個轉盤共儲12枚,中央的兩個彈倉則共儲30枚,總裝彈量也從原先的30枚增加至42枚,使戰車的續戰力有所提升。
基於負擔降低,炮塔尾的自填機得以縮小,並在炮塔急煞時減少馬達的負荷(基於槓桿原理),而炮塔環下方則是增設兩具抬彈器,將彈藥抬至炮塔內的軌道,接著運抵炮塔尾的彈盤,這部份增加的重量顯得比原先的炮塔尾自填機小多了,炮塔轉動速度雖然不能因此加快,但確實也延長了炮塔環及馬達的使用年限。
炮彈的方位配置,炮塔尾的炮彈頭是朝前,以便快速裝填,而中央炮塔的炮彈則是朝上,除了增加儲放量外,即使上方的洩壓板披了裝甲塊,也能順利將它沖開達到洩壓,此地的炮彈方位要在被抬起時才會改為向前。
由於中央已經由炮彈占據,原先預留的彈殼儲放區也就不能設於此,其解決方式便是排出車外,而排殼裝置正是自填機,只是在作用時,勾爪的作用方向不同而已,而已空的彈殼直接由炮塔後方的閘門拋出,這部份的動作增加了些自動裝填的時間,但仍在接受範圍內。
在補充彈藥方面,則是12C-EHV較為不足的地方,由於分四個彈倉,所以補充彈藥時也相當麻煩,其方式與之前的型號類似,都從炮塔尾洩壓口裝入,而彈藥要抵達車體彈倉,除了要經過炮塔尾的炮盤外,還要由機械臂抓回抬彈器,接著下降至炮塔環,這才完成儲放的動作。
即便是最有效率的後勤小組,也需要二十分鐘才能將車上的炮彈補滿。
防禦套件:
裝甲移動
裝甲材質
Mk-710復合防禦系統
在之前的型號上,過份注重於被動防護力,導致戰重直逼70公噸,除了降低續航力外,許多地形也會成為戰鬥時的阻礙,這使得由斯巴達人戰車組成的裝甲部隊處處受限,無形降低了對戰場的主動優勢。
12C-EHV將B型的裝甲位置做了極大的更動,首先,炮塔的雄厚裝甲全數被移除,只留下傳統的高硬鋼及陶瓷裝甲,能夠抵抗舊式的步兵反戰車武器或是30公釐的翼穩脫殼穿甲彈,面對長足進步的火炮威力,如此薄弱的防護力聽起來不堪一擊,但事實不然。
由於該車的炮塔並無組員,且內部的機件已經被抗爆/抗彈材質所覆蓋,因此對於穿入的彈體仍有一定的抵抗力,譬如40公釐 的炮彈打穿外部裝甲後,彈頭的穿透力已經被大幅弱化,即使在塔內彈跳或是擊中抗彈材質,其威脅也是微小的,縱使彈頭含有燃燒的原料,車內的滅火器仍能在0.03微秒內撲滅火勢。
至於大口徑的戰車炮穿甲彈,只要不直接命中炮耳、機械組件和彈藥,它所產生的破片也無法對炮塔的功能產生影響,同樣的,倘若如有貧鈾這類易燃材質作為侵入彈頭,火勢仍能迅速被撲滅。
如此,減少的裝甲便能移至車體上,不過車體的正面防護力較先前的型號薄弱,因為12C-EHV注重的是全周的防護力而非傳統的正面60度,倘若還要求保有原先如此雄厚的裝甲,那將會陷入跟以往型號一樣的窘境。
裝甲的分配上主要圍繞在戰鬥室的部份,保護脆弱且珍貴的戰車組員,大致上,12C-EHV的被動防護主要由三種裝甲構成,貧鈾複合裝甲、高密度加壓裝甲、陶瓷裝甲。
在車首60度的部分,是以貧鈾複合裝甲所組成,此種裝甲在抵抗高速穿甲彈時效果極佳,特別是在大傾角擺設下,而車首的空間及造型正好容許它做最適當的擺設,然而車首的裝甲是由貧鈾復合甲與加壓復合甲共同組成,才能達到M 1A 2的140%防禦。
車側的部分,由高密度加壓裝甲所組成,在垂直擺設時,它的效果甚至比相同厚度的貧鈾裝甲來的優異,但是若在有頃角情況下反而會被弱化,這種特性也使它適用為空間較為不足的側面。
最後,陶瓷裝甲則用以保護砲塔正面、側面,同時也掛在護裙上提供額外的保護,除了保護懸吊系統外,亦防止外來物直接破壞到主體裝甲,護裙裝甲的部份,則是快拆設計,以利戰場維修。
然而,即使擁有了雄厚的裝甲,在戰場上仍不能確保絕對的安全性,特別是在攻頂武器盛行的今天,為此,Mk-710復合防禦系統便裝置到該車上,它的主要兩項功能為硬殺及軟殺,分別藉由先進保護系統及電子干擾設備來達成。
它所使用的先進保護系統類似快殺,彈體都是垂直發射,接下來就是飛向迫近彈體並將其引爆,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一次可以接戰多方位的目標,而不像傳統的需要轉動發射器,此情況在兩個威脅來自相反方位時更為明顯,且一般先進保護系統有俯仰角限制,而Mk-710則無此疑慮。
靠著車載向位列陣雷達,Mk-710得以偵測任何迫近的威脅,不過微型飛彈還是有所極限,攔截物速度大約在1200m/s以上,這已經可以應付任何步兵反戰車武器和部份的炮射翼穩脫殼穿甲彈,但若是在近距離內受到攻擊,垂直發射的彈體可能無法快速應付這些近距離且水平的突襲,這點理應可靠車載的重裝甲彌補。
在軟殺方面,藉由車載向位列陣雷達,可以於8000m 外發現迫近物,接著交由干擾系統鎖定、侵入再破壞,使之偏向或自毀。
本次改良重點:
由於在原型車,A型,B型的回覆串中,都透露出原先設計不佳與不合理之處,因此敝人費時超過9個月,將問題一一整理,重整,並釐清問題重點,再將此車進行改良,而為了證實敝人改良的決心,這次的車體重製採用雙製程,讓設計圖更精準(僅管還是有公差存在)。
針對重點問題:
Q1:「
A1:這次確實已經加高炮塔背脊。
Q2:「
A3:利用新式的貧鈾與加壓復合甲,以及裝甲重新配置,廢除炮塔重裝甲,使裝甲集中車體,並降低防禦標準,僅要求為M 1A 2之140%。
A4:已更正。
A5:已修正裝甲位置。
重大更動:
1.車體高度
2.炮塔高度
3.成員座倉
4.導輪/路輪位置
5.EPS-750先進獨立發電機
6.GTS-33先進自動變速器
7.APE-300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8.新式匿蹤塗料
9.中置式彈倉
10.退殼裝置
11.裝甲移動
12.裝甲材質
13.Mk-710復合防禦系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