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兩天,對於BMP/BMPV-64有著五味雜陳的觀感。一來是以自己的偏見認定這根本是個不能上檯面的玩意兒,二來是到別人的格子上胡言亂語,所以一面閉關思過,一面多搜集些照片做比對,做為訂正文的基礎。


 


這奇特的玩意兒在「卡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製造暨設計局Kharkiv_Morozov_Machine_Building_Design_Bureau」的官網裡查不到(或者說是內部人員才可參閱),書面資料也有限,所以目前只能以照片來研判這玩意兒的性能。




(從照片右上方可以看到以T-54/55改造的另一測試載具)



目前為止BMP/BMPV只有數輛試作車,從照片的一角還可以看到以T-54/55為底盤改造的另一型試作車,但這應該是作為資料收集的測試平台。





(自一輛T-64切割下來的動力區間部分)



5TDF動力包件相當緊緻,所以整個車頭裝甲結構很扁平。




(若要有足夠防護,引擎蓋必須夠紮實,以目前的照片來研判,是以螺栓/絞練固定)


但以車頭被彈的機率來看,車頭裝甲/動力區間的防護可不能便宜行事(至少要有一道空間裝甲介於車頭與動力艙間)


在動力表現上,車輛在平整地面上相當輕快,爬坡越障也屬上乘。




(這兩張照片多少能判讀5TDF引擎與變速箱的大小)
但這試作車有沒有進行載重測試過,還是個謎。




(這一型試作車為左右對開,但以照片來看,若以此型態直接量產,成員出入口是防護的最大罩門)



(這是另一款試作車,出入口改成上下對開的跳板式)



(面對日後更危險的成形裝藥彈頭,車尾的防護還有再設計的必要)


車尾的人員出入門部分,因為是試作車,所以並不具備「液壓系統」或是「絞鏈」可以操控車門開關。日後若量產,成員出入門的防護、開關車門的拉桿機制都須做追加與更改。



(試作車內部的空間擺設讓人有種寬敞到很不自在的感覺)




(日後若付諸量產,附屬系統與車輛/步兵武器彈藥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擺放在左右)


車內空間:由於是試作車,所以內部陳設相當簡單。帳面資料上標榜除了車內乘員之外,還可以安置一支全副武裝的步兵班,但是這麼大的空間,必定要預留NBC系統、彈道計算機、通訊系統的安放空間。而且若要考量到保護人員,這些系統就必須放在成員艙間的左右兩側(也就是履帶上方的車輛結構空間裡)



(以現代的成形裝藥彈頭的威力,這樣的反應裝甲還不夠抵擋)



(試作車的話,這樣的防護還可以睜隻眼閉隻眼)


(承載系統部份若不在量產時加掛柵欄裝甲或是大型側裙,將會是個致命的缺點)



(一斯不掛的車頭部分也是問題)


我是很在乎車輛防禦的部分,尤其那種要載更多的人,跟在戰車部隊背後,撞入敵人陣地固守的「人員運輸車輛」。如果說這輛車在紮實的外表下卻只有一片薄鐵皮,或只是在外頭加掛一層反應裝甲就算交差了事……因為防護不足而喪生的人員要找誰申訴?


畢竟車臣住民地戰鬥中,因為防禦不足而損失的BMP-1/2、以及因為失去步兵協助觀測而被炸毀的戰車的慘痛案例殷鑑不遠(真正的原因在於俄軍輕忽車臣的戰鬥意志,以及人員訓練不足)



(從砲塔底部的焊接可看到,這其實是個假砲塔,不具備任何射擊能力)



(這是另外一個構型,也是假砲塔)



(這是大型砲塔款,若以這種型態投產,會有壓縮成員艙容量的問題)


在火力部分上,不管是哪一輛試作車安放的砲塔,都不是現行的砲塔(不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有自己設計生產的遙控砲塔現貨可選擇)。兩款砲塔都是拼裝出來的臨時砲塔,不可能直接以此砲塔測試射控(射控部分沿用現型車輛同級裝備是壓低車輛離廠成本的良策)


雖然已有實車出現,但是機械製造暨設計局的官網並未多作著墨,也沒有註明在以T-64為起頭的衍生車系上。



這輛由T-64為基礎大幅改造而來的「重型步兵戰車」,究竟只是做為測試樣板,還是往後舊型戰車的新出路……只能留待這個在前蘇聯時代締造出傳說的設計局的日後動向。


 


http://www.morozov.com.u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