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像虎大喜歡伏擊,但敵我懸殊的時候,我也會這樣選,畢竟命最重要。
(以下為虎大的原文)
因為我個人很喜歡玩陰的,所以這種具有長程射擊能力放冷砲的驅逐戰車最對我胃口,而且在我個人看來,大概也沒有這麼這款戰車如此的經典;自從他們的綽號"馬克斯與摩里茲"被命名開始,也大約同時註定了他們的命運…。至於叫它們"豬頭"純粹只是字面的意思,德軍又稱這兩個哼哈二將叫做"頑固的艾米爾","Sturer Emil",只是"Sturer"在英文當中是"pigheaded","頑固"的意思。
技術諸元:
Type/種類 | Heavy tank destroyer/重型驅逐戰車 |
Place of origin/起源地 | Nazi Germany/第三帝國 |
Service history/服役紀錄 | |
In service/服役年限 | 1942-1943年 |
Used by/使用國 | Nazi Germany/第三帝國 |
Wars/參與戰爭 | World War II/二戰 |
Production history/製造紀錄 | |
Designed/初始設計 | 1941年 |
Produced/起造時間 | 1942年 |
Number built/製造數量 | 2輛 |
Specification/規格 | |
Weight/重量 | 35噸 |
Length/長度 | 9.7 m (32 ft) |
Width/寬度 | 3.16 m (10.4 ft) |
Height/高度 | 2.7 m (8.9 ft) |
Crew/乘員數 | 5人 |
12.8cm Selbstfahrlafette L/61
說起來這都要從4號戰車開始,即使四號戰車忙不迭地搖砲塔轉履帶說這跟它沒關係;是沒有關係,因為從四號戰車以後就是五號戰車的開發案;抱歉嚇到你了,老四號!五號戰車開發案由亨舍爾進行,分為中型戰車與重型戰車兩種車台,中型的代號是"VK3001(H)"(H是"亨記"的意思),重型的代號是"VK3601(H)"。雖然有輕重之分,但是兩者也才相差八噸重;老德這個時候腦袋還算比較清楚,讓VK3001跟3601之間的零件互通性提高。1941年10月,一共四輛VK3001原型車製造完畢,但是老德把注意力都放到比較重的VK3601上,因為比較大比較重的車台才能安放威力更強大的火砲,老德在VK3601上面安裝了75mm KwK 42 L/70(Gerat 725),88mm KwK 36 L/56,或者連105mm L/20/28火砲都安上來測試。
VK3001(H)原型車
看起來好像是VK3601(H)比較拉風吃香,其實到了1942年,這些測試結果全部被轉移到了更新更重的VK4501(H)上,也就是後來的"虎式"戰車前身。至於原來這些實驗用砲跟砲塔,則被轉移到大西洋長城上當作靜態防禦砲塔[註],靜靜地等到1944年6月那一天不是被擊毀消滅,就是後來被拆成廢鐵。剩下來的車台又再度被利用成為虎式跟豹式戰車零組件。
至於VK3001(H),這四台當中有兩輛留在亨舍爾總廠當作動態測試平台,也當作公務/工務用車,例如其他的測試車發生陷落,傾覆,或故障的時候,這兩輛就被派去做救援回收;或者當作駕訓用車輛。
至於另外兩輛車台放著也是閒著,閒著不如用著,亨舍爾計畫將這兩輛設計成為驅逐自走砲車使用;用什麼火砲比較好?萊茵金屬來解這個套;德國空軍需要更重型的防空砲,因此萊茵金屬發展出一套12.8cm 40型防空砲(12.8 cm FlaK 40)來進行主要城市或者重要軍事基地的防空任務。英國佬總喜歡用蘭開斯特轟炸機到歐洲進行熱烈的火力訪問,但是老德很不喜歡這些訪問帶來的禮物。
既然18型防空砲(Flak 18)已經開了先例,能把地面上的戰車裝甲像用鉛筆在衛生紙上戳一個洞一樣,同理把本來是12.8cm防空砲(Flak 40)放平作水平射擊,就變成上個世紀有戰車砲以來最誇張跟最恐怖的超重型反戰車砲(Schw. PaK)。
這座砲恐怖的不完全只是口徑大;當時薛曼戰車用的還只是那種像老人尿尿只會滴到鞋的7.6cm榴砲;老毛子比較好,F-22 76mm砲的威力還有過四號戰車有餘而無不足;至於英國佬...,閉嘴!
虧你們有李德哈特跟富勒兩位機動大師,連戰車該有的火力都只有火而沒有力!
這座砲的恐怖在於倍徑高達61倍...
(咱們熟知的獵虎式驅逐戰車Jagdtiger所搭載的12.8_cm_PaK_44反戰車砲也只有55倍徑,但光是55倍徑砲就能殘殺任何一款盟軍戰車,甚至連現代戰車也擋不住的威力來推斷,不難想像這門61倍徑砲的破壞力有多恐怖!)
同時期根本沒有一座戰車砲是它的對手,如果要用2500m的射距來比較,當時只有海軍戰艦上的砲才能跟它一較長短。
不過說實在這砲真的也太大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座砲沒有旋轉砲塔的原因,而是用固定戰鬥室來容納跟操作它的因素。同時又因為它太大而因此放大了戰鬥室的因素使得原來的車台又必須加長,包括多一組路輪。又因為它太大,當然連反衝的路徑也很可觀,所以這座巨型反戰車砲左右只有7度射界;老實說這個射界也不是真的要打左打右,只是為了風偏修正的微調而存在的,別想太多。並且因為初速高射程遠,仰角只有10度俯角只有15度;不然地瓜是要挖多大,啊~?
但是比起空軍,陸軍真的是很可憐...
12.8cm Flak40還有一種是雙併聯的砲基座,而且全部以電力操作,全部喔!包括俯仰迴轉給彈進彈拋殼全部是用電力,然後把這些有小西瓜直徑大小重28公斤的砲彈以每分鐘40發的速度丟到4.8萬英尺的高空。
可是到了戰車上,電~?人力啦~,還電咧?同樣大小重量的砲彈就變成人力上彈機械裝填,要是車長射擊移動中目標要裝填手穿甲彈兩次裝填備便,10秒內,有叛變或者潛逃發生也不是那麼令人意外;不然你找個30公斤質量很大的東西從地上直接舉抱起來然後迅速又精準地放到餐桌上作兩次,在10秒內,你就知道了。
也因為砲彈本身就佔空間,砲又大,所以攜行量只有區區18發;不是18趴蛤~!並且也不排除基於這個因素,使得全德軍,也只有這兩輛充滿濃厚實驗色彩的驅逐戰車,儘管它佔有國防軍正式型號,,"五號裝甲自走砲車","Panzerselbstfahrlafette V"。
(戰鬥室左側)
(戰鬥室後方擺設)
http://en.valka.cz/viewtopic.php/t/8781
五號驅逐戰車;"Panzerselbstfahrlafette V"。
至於為什麼只有兩輛,儘管這兩輛裝甲自走砲車,儘管只有兩輛,到了俄羅斯戰場之後照樣殺很大,卻沒有發起生產?因為,那個上唇長陰毛,而且長的還是它媽媽屄毛的那一個看中的是後面的VK4501(H)計畫,也就是虎式戰車計畫。
話說回來,用個討論性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就我選擇來說我也會把資源放到虎式戰車上而不會注重在五號驅逐戰車上,即使在戰略上來說,驅逐戰車的成本與產製都比戰車佔太多優勢,但是在戰鬥上,戰車比驅逐戰車或者自走砲佔更多優勢,當戰鬥進入遲滯,交戰距離縮短,交戰環境狹窄畸零的時候,戰車在攻/守之間的平衡與多項性要比擅長支援,防守與牽制的驅逐戰車好太多。這個討論倒不是替那個長屄毛在臉上的傢伙解套,而是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平衡的說法。
這兩輛到了素有"巫婆的湯鍋"的東戰場之後,很快就個別得到"馬克斯與摩里茲"(Max and Moritz)的綽號。馬克斯跟摩里茲是由威廉˙布熙(Wilhelm Busch,德國文學家,不是那個沒品的美國德州世家蛤~)在19世紀中創造的兒童小說主角。布熙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兩個男孩子的七個調皮搗蛋的故事,不過用亞洲拘謹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傢伙夠所有亞洲的父母後悔生出來以及等不及要打死;邪惡,用調皮還不夠形容。
當然最後布熙用很殘忍的方式跟很殘忍的結局結束這個很邪惡很殘忍的故事;兩個傢伙被他們欺負的鴨農用磨子磨碎像豆子那麼大,然後倒給鴨子吃掉[註]。
上面那一張照片就是在東戰場拍攝的,這一輛隸屬第521重型驅逐戰車營(521st schwere Panzerjaeger Abteilung),另外一輛則被派到裝甲第二師(2nd Panzer Division),兩輛都是在1942年7月底的時候上陣。不過沒多久,第二師的那一輛就不幸被擊毀,而剩下來的這一輛則是在1943年1月的時候在史達林市附近被蘇聯部隊俘獲。不過令人感到光榮的是,這一輛,不管它是馬克斯還是摩里茲,
砲管上有22個擊毀紀錄環。
(畫上新擊破紀錄的見證)
http://en.valka.cz/viewtopic.php/t/8781
同時令人意外地,老毛子把這一輛五號裝甲自走砲車,跟它其他的裝甲堂兄弟們一起安置在有名的庫賓卡戰車博物館(Kubinka Tank Museum;八號大老鼠戰車也在這裡~),無聲地訴說當年的豐功偉業,雖敗猶榮。
資料源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urer_Emil
http://www.achtungpanzer.com/heu.htm#128
http://www.pbase.com/vasyl/image/70925960
[註]就連當初法國戰敗後的戰車砲塔都被拔下來安裝到大西洋長城的水泥鋼筋碉堡上。
[註]兩個小傢伙即使因為調皮而被磨碎餵鴨子,都沒說一聲抱歉或者感到後悔;或許該後悔該說抱歉的是德軍,應該多生產到一個營才對...。
[註]以下是五號裝甲自走砲車的61倍徑12.8cm 40型主砲的威力表格:
30度傾角貫穿力 | ||||
射程: | 100m | 500m | 1000m | 1500m |
貫穿厚度: | 201mm | 176mm | 150mm | 132mm |
彈種:Panzergranate 39/Pzgr.39 (APCBC; Armor Piercing Composite Ballistic Cap)覆帽穿甲彈 (說實在的,這老傢伙的貫穿力或許不樣,因為那是使用Cap K彈的原因,你讓它用APFSDS彈看看,它照樣可以在現在的戰車上打個洞!) (因為傳統K彈的缺點是必須用旋膛砲發射,否則會缺乏自旋而失去大氣的昇舉作用提前落地,這樣一來射程就變近了,導致自己被擊毀的機率大增。) (另外K彈的彈體重,對人員操作來說只有弊沒有"力",當然在戰術上也不能說沒有影響;K彈的問題在於彈頭重但是彈體不能增加或者彈藥不能加量,彈體增加彈藥加量的最大影響就是砲體變大變重,連帶影響砲塔的結構設計,不然用小砲跟小砲塔發射加量彈藥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發射的時候人員要先撤離到100公尺以外才能射擊...;會膛炸呀~!) (所以這就是來APDS/APFSDS大行其道的緣故,這種穿甲彈或許質量跟傳統K彈相差範圍不會特別大,但是重量卻不到傳統K彈的1/3,甚至更輕,但是一樣可以在裝甲上打個洞,原因就是彈頭輕,彈藥推送的負荷就減小,同時射程甚至會增加。重點是,砲管可以用加工過程少的滑膛砲,大幅降低製程與成本,但是威力卻比以前的老祖先大的不像話的程度...。) |
(接下來是我的追記)
前些年,中國的小號手模型廠出了這款絕無僅有的”12.8公分反戰車自走砲”。拜中國與俄國有不錯的關係,所以模型廠所聘僱的攝影隊得以爬進爬出,拍到很多細部照片,也有夠準確的尺寸數字,而得以製作出精細度頗佳的模型。
比起同廠自己推出的VK3001(H),這輛僅此兩輛卻有驚人戰果的自走砲更值得陸地軍武迷收藏。
當然已經有不少模型同好已經有不錯的作品展示。
(61倍徑砲的砲尾部,巨大的砲基座,水平滑閂,三具駐退器就這樣支撐著強大的後座力與破壞力)
http://modellbauer.foren-city.de/topic,4578,-g-bau-sfl-12-8cm-l-61-quot-sturer-emil-quot.html
(這是另外一輛反戰車自走砲的構型,駕駛座右側有一個假駕駛座,可以看出人與這輛車的對比)
http://www.arcforums.com/forums/air/lofiversion/index.php?t136093.html
(俯瞰戰鬥室,不難想像裡頭擠四個人會有多討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