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橋樑對於攻方與守方,都是戰術甚至是戰略目標,是拼盡全力要防守,也是拼盡全力要爆破掉的。但是不管是攻方還是守方奪下了橋樑,要準備鞏固這得來不易的補給路線要衝,卻發現這座千方百計奪下或是守住的橋樑已是殘破不堪,一副東搖西晃的德性,別說是車子開上去,連人走在上頭都是心驚膽跳的。
怎辦?
要士兵涉水嗎?別傻了!
要運送物資的車輛直接涉水嗎?不怕收到物資的前線官兵抓狂喔!!!
徵調民間渡輪嗎?河道寬和水深夠不夠讓渡輪調度都是個問題!!
機動戰車橋?河道太寬一樣無效!!!(機動戰車橋的跨距頂多跨小溪流)
機動自走浮橋?你要用別人也要用,如果前線就這麼幾台的話,想調到你的路線上等下輩子吧!!!
繞道?那攻下或是守住這橋幹啥?
架設半永久浮橋?雖然是辦法之一,但是橋面會隨著水流晃動,也不適合用在水流量大流速又快的河川上。
講了一堆,結果很簡單。要嗎就是補強這座橋,不嘛就是在這座橋兩側再架一兩座橋,而且要在數天甚至是一天內完成一座橋來確保補給路線。
數天或是一天內完成………很天方夜譚對吧,但是工兵部隊就是有東西可以讓他們完成這樣的工作與任務。其實工兵部隊並不是有了什麼神兵利器還是變形金剛,而是源自於一位工程師的巧思誕生的”倍力橋”。
而且這個倍力橋,一服役就超越一甲子。
倍力橋簡介
“倍力橋(Bailey bridge)”是以發明人的名字為命名,音譯來翻應該叫”貝利橋”會比較恰當,不過中文的”倍力橋”形容這座預製框衍橋組的強大承載力可謂實至名歸。
(位於法國某處,在新橋蓋好前應級建造的倍力橋)
(倍力橋的結構近照)
(倍力橋的兩側最少都會有一組框衍架作為補強強度與保護車輛人員不會摔落橋下,比較考究的就像圖上的兩組,甚至是三組)
倍力橋(Bailey bridge)是一種可以拆卸成各大運輸包件的預先構工框衍橋組(pre-fabricated truss bridge),由工兵單位架設來跨越長達60m(200ft左右)的跨距,架設在舊有橋面上跨越崩壞處,甚至是數個框衍橋組頭尾相接一路接到對岸去。這個裝備不需要特殊規格工具與重型機具來搬運,橋梁上的每一個元件都很小,可以由卡車裝載運送到架設地區再卸下組裝。組裝架設完成後,其結構的強韌不僅是車輛能直接通行(但上下橋的時候還是要減速,也有一定的限重),連戰車都能承載(連動輒60~70噸的MBT都能輕鬆通過,不過要限制橋上的車輛數)。
(倍力橋各大部解說)
(倍力橋最基本的外觀,光是這樣就可以讓運補物資的卡車自由通行了)
倍力橋的發明被認定是軍事工程與搶救災區的最佳幫手,而且也被民間廣泛運用在既有橋樑進行整修重建時,搭建臨時橋樑作為替代路線的好道具。
開端
倍力橋的發明人唐納德.柯爾曼.貝利(Donald Bailey),當時是一位任職於大英帝國陸軍部(British War Office)的約聘顧問(civil servant),他的工作就是:製作橋樑模型,而且是當代橋樑的縮尺模型。
有一天當他在製作橋樑模型的時候,他的長官正好撞見。
或許是貝利先生時來運轉還是長官慧眼獨具,長官腦子裡閃過了”這或許是個好設計點子”的念頭。貝利先生的構想就這麼進入了皇家工兵團的測試作業裡。
當時(1941~1942)一隊皇家工兵軍官正在多塞特的基督聖體城(Christchurch, Dorset)的布雷克路(Barrack Road,意義為營房路或是軍營路)進行軍事工程測試架設(Military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Establishment,MEXE)的作業。這些工兵軍官裡頭有幾位名人,羅賓佛克斯(Robin Foulkes)、德雷爾赫伯特(Darrell Herbert)、約翰.迪.威勒(John de Waele)以及比爾布克爾(Bill Buckle),當時四人都官拜皇家工兵中尉(R.E. subaltern)。在這場工程測試中,每組人馬都拿出看家本領做出自己的工兵橋,有吊橋(suspension bridge),也有強化拱橋("stepped arch" bridge),也有平面衍架橋(flat truss bridge,後來平行衍架橋成為倍力橋的標準工程)。這些”試作橋”本來是來測試跨越”席爾勒之母(Mother Siller)”的灌溉渠。架設地點靠近史坦皮特沼澤(Stanpit Marshes),一個有著艾馮河(River Avon (Hampshire))與史托爾河(River Stour, Dorset)匯流的廣大濕地。正當其他試作橋還在架設的時候,倍力橋的原型不但早已架設完成,經過測試之後證實不但可行還效果卓著。開發與測試完成之後,倍力橋就被送入皇家工兵團(Corps of Royal Engineers) 並正式成軍,於1942年的北非戰場正式亮相。也生產相當的數量作為預備物資,也因為1944的登陸日(D-Day)加大產能。後來美國也獲得了生產權,倍力橋獲得了M2的美軍番號。後來美國雖然開發出MGB(Medium_Girder_Bridge,國軍稱為中框橋),但承載重量較大的”M2倍力橋”依舊在美國工兵單位裡服役。
而發明人貝利先生,在1946年被授與爵士的頭銜。但是深居簡出的貝爾雷先生並沒有大吹大擂自己的成就與貢獻,依舊過著一般人的生活。直到常去光顧的銀行的服務員發現到貝利先生默默完成的豐功偉業後,”貝利爵士”才被廣為人知與敬重。
貝利爵士於1985年過世,但是以他為名的”貝利橋(倍力橋)”依舊忠實的完成臨時橋樑的重責大任。
不過關於倍力橋倒是有個小插曲,倍力橋的設計有”參考(也就是侵犯專利權patent)”卡倫德漢米頓橋(Callender-Hamilton bridge)。而這座橋的設計師,阿契貝爾德.米恩.漢米頓(A. M. Hamilton) 也設計出了自己的”倍力橋”,也獲得了皇家發明獎(Royal Commission on Awards to Inventors)。但是和貝利爵士的倍力橋相比較,貝利爵士的倍力橋能以較快的速度拆卸甚至是更換損壞的部分結構,但是漢米頓先生的”倍力橋”卻沒有這個能耐。能夠快速拆換,是軍用系統的最重要基本原則,所以貝利爵士的設計依舊為軍方所用,直到現在。
基本設計與架設須知
(在架設前必須勘查好地點是否可以搭建,以及需要多少材料來搭建多大載重量的倍力橋/MGB)
倍力橋的最大優勢也是當時最獨特的設計就是:模組化(modular)。因為模組化之故所以在拆卸、搬運、再組裝的這一連串流程都不需要重型機具(heavy equipment)來組裝搬運。以往,大部分的工兵要建構出橋樑,一定要準備起重機把橋梁結構拉起再放置定位。倍力橋的所有部件都是高硬度合金鋼,而且組裝也簡單,而部件雖是在各個工廠製作,但由於規格相同,所以可以完全調換不衝突。每個組裝起來的部件都可以由人力移動,更迅速的在組裝地點完成連接作業,將橋面推至定位。而且模組化設計允許每個工兵單位在組裝倍力橋部件時,可以依照預定要承載的重量與使用強度,而增加組件的多寡,甚至是以側板加固或是增加路基部分的強化作業。
(在伊拉克架設MGB的美軍工兵部隊,MGB雖是改良型,但是架設步驟都是一樣的)
橋是由三個部分構成橋的結構主體,構成”橋面”的結構總成,是以19ft/5.8m長的橫樑(transoms)橫擺構成橋面基座,然後再以10ft/3m的縱樑(stringer)穿插在橫樑底部,構成籠型結構。而橋面結構的固定與強度維持則是由兩側的護板(panels)維持,而護板是以夾具與螺帽來固定。橋面總成完成後,再把縱樑安放在上頭,最後再舖設木板作為真正的橋面,木板再以螺絲固定在橫樑上。後來工兵為了不讓木板過度損耗,在木板上頭再鋪上鋼板,好承載更重的車輛(比如說戰車)。
(不管是倍力橋還是MGB,都必須先架設可以跨到對岸的結構才能移動橋面主體)
(確定架設到對岸後,還必須推到正確位置才不會白費功夫)
而一組橋面結構長約10ft/3m,寬約12ft/3.7m。放在數組滾輪上向對岸推,一組人員(國軍稱為”構衍班”)在推的同時,後頭的人員(國軍稱為”冠材班”、”連結班”)就繼續組裝後續的橋面結構。第一節完成的橋面結構朝上翹並固定起來(到達對岸後便放下作為下橋坡道),後續的橋面結構則是平擺,一路推移過去(最後才由”橋面班”鋪設地板)。
(另一頭的工兵也要協力把橋面本體放至定位)
若是要再加強橋面的承載能量,橋面兩側的護板還可以再加栓數組橫樑以及衍架(最多可以疊上三組,但是若加上頂層的橫樑就要限定通行車輛高度),或是增加底板的鋪設厚度。若是倍力橋整個橋組是架設三層強化衍架與雙層地板的結構下,戰車要藉著這個橋組跨越200ft/61m的兩岸跨距是沒問題的(但別忘了一次只能通過一輛戰車)。
(橋在確定跨過去之前,都必須先固定好,才不會讓橋面滑落)
對於倍力橋而言最為便利的是,可以經由橋組底部的一對溝槽”滑上”導引滾輪,好讓工兵組員推動橋組向對岸延伸。最前頭的橋組如前文所寫,是往上斜並且以楔子固定好位置。然後就利用人力或是車輛來推動,放在滾輪上朝著對岸慢慢推,在這個時候只能以最基本的橋面與兩側加固護板或是衍架的最基本總成來推動,後續的加強作業必須等橋梁主體架構完成才能進行(也就是”橋面班”與”連結班”的後續工作)。
(橋面還沒架上之前,可以清楚看到堅固的衍架結構)
(橋架好之後別忘了自己也要試走一下,才算是有始有終)
戰場驗證
倍力橋在二戰時期立下了大功,也創下傳說。創下這個傳說的單位是位在義大利西西里戰場上的皇家加拿大軍工兵部隊第三野地連(3rd Field Company, Royal Canadian Engineers),當時該單位駐紮在里昂佛特(Leonforte),當時該單位正忍受著志在縮小戰線不斷後撤的德義聯軍阻絕砲火,其中一波砲擊打壞了他們原本架設在薩爾河(Saar River)上的倍力橋橋面,他們便拼了老命七手八腳的把炸壞的橋面換新,好讓後續的英軍戰車通過。
後來這個敵火下搶救的案例,變成了架設倍力橋教範的其中一段章節。
後來倍力橋成為在面對德義聯軍後撤時炸毀的橋樑下一個絕佳的搶通方案。一直到西西里與後續的義大利戰場整個底定為止,美軍第5軍(US Fifth Army)與英軍第八軍(British 8th Army)一共在義大利境內架設了3000多座倍力橋,總長度超過55英里(相當於89km),橋的平均跨距是30m/100ft。而其中一座位於義大利,架設在桑格羅河(Sangro River) 上的橋,跨距長達1126ft/343m。還有一座位於緬甸,橫跨辛德溫河(Chindwin River)兩岸的倍力橋,總長度為1154ft/352m。
以臨時架設性質的橋樑而言,有這麼長大的跨距,是很不簡單的。
後來蒙哥馬利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
在二戰期間,貝利先生的倍力橋為結束戰爭做了莫大貢獻。而在我的軍旅生涯裡,在義大利與第八軍,還有在西歐與第21軍團(21 Army Group)的一連串戰鬥,多虧倍力橋,我的戰鬥節奏才得以不斷的向前運動。
(韓戰時期,進行緊急搶通作業的倍力橋與工兵部隊)
在韓戰中,倍力橋也創下一個驚人紀錄:在惡劣天候與敵優勢兵力之下,在落差極大的山谷完成一座逃生之橋。
當時是正值1950~1951年的寒冬交際,聯合國部隊本來已經要將北韓整個瓦解,卻遇上了中共的抗美援朝志願軍。共軍這一攻擊,殺的聯合國部隊措手不及,只得停下攻擊腳步,就地構築陣地。後來在一次包圍撤退戰中(究竟是砥平里戰役Battle_of_Chipyong-ni還是長津湖戰役Battle_of_Chosin_Reservoir裡的事蹟,還需要查證),美軍工兵部隊就在一路且戰且走的情況下,遇上了天險:落差高達80公尺的深谷,而上頭的唯一一座橋已經被炸毀。
眼見敵人已經在一路且戰且走的友軍後衛部隊不遠處,工兵部隊拼盡全力賣老命的架設好橋面,固定好橋面兩側的框架,把橋架上滑輪一路推到對面去。工兵部隊就在落差80公尺的深谷上,架起一座救命之橋。
很可惜的是這段傳奇沒能留下照片,只有老兵們的文字敘述可以略知一二,而那座救命之橋,應該也是在最後一名官兵(不論死活)過橋後沒多久,完成任務就地爆破(也沒有時間拆了)。
(位於利比亞,依舊頑強不屈的倍力橋)
依舊頑強屹立
直到現在,倍力橋依舊藉著工兵部隊的雙手與氣力,頑強的橫跨在每一條河流的上頭,以及崩塌的路段上。
在毛伊島(Maui)的哈那高速公路上(Hana Highway),美軍工兵部隊(Army Corps of Engineers)就在崩塌的路面兩端架起倍力橋好讓車輛通行。
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College of Canada)在2004年,工程科(Engineering)選定以倍力橋作為架設在與各個學院之間的聯絡道路。
在橫跨約旦河兩岸的91號高速公路路段的Bnot Ya'akov Bridge 就是以倍力橋的預製結構工法來搭建的。
而位在路易斯安納州,歷經卡崔娜颶風肆虐後重建的I-10 Twin Spans也是以倍力橋的原理所建造。
在印度,倍力橋也創下一個紀錄,印度陸軍(Indian Army)在1982年,在拉達克地區(Ladakh),他們就在蘇魯河(Suru River)與迪拉斯河(Dras River)架設倍力橋,雖然跨距不大,但是這座橋是架設在海拔5602m/18379ft的深山河谷裡。這應該也是倍力橋架設在最高海拔的紀錄。
在2005年10月,一座倍力橋架設在英國雪菲爾德市(Sheffield)的Five Weirs Walk上,作為流經南約克郡(River Don, South Yorkshire)的頓河上的聯絡橋梁之一,也藉此彰顯這位沉默的橋梁設計師:唐納德貝利爵士。
結語
在二戰裡的驚人傑作,不僅僅是有著飛機、戰艦、戰車、火砲的各個作戰部隊,在幕後默默撐起一切部隊的運補作業的所有工兵部隊,更是居功厥偉。而能為工兵部隊設計出高效率而能減少傷亡的裝備進行作業的人士,更該名留青史。
謹以此篇文向唐納德.柯爾曼.貝利(Donald Bailey)爵士致上最高敬意。
Sir Donald Coleman Bailey,(15 September 1901 – 5 May 1985)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iley_brid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nald_Bailey
http://blog.roodo.com/roshan/archives/6008525.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dium_Girder_Bridge
http://www.strijdbewijs.nl/hinder/hobarteng.htm
http://www.normandy1944.org.uk/bailey_bridge.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