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一次和虎大借的陸上幽浮後,就沒再對整輛俄國戰車感興趣,不過這回也是在虎大這裡看到一輛”幻夢之戰車”,而這輛戰車,雖因研發小組經費不足倒閉而從此停擺,但其中的成熟技術與預留空間,不難看出若有廠商願意接手放在現有戰車上,或是俄羅斯某天鐵了心要把這車搞出來量產的話…對西方而言,甚至是對俄羅斯自己都將會是個麻煩的存在。
(黑鷹戰車的線圖)
Specifications
Weight:~ 48.5 tonnes
Length:~ 7.0 m
Width:3.58 m
Height:1.80 m
Crew:3
Armour:Kontakt-5 ERA/Kaktus ERA
Primary armament:125 mm 2A46 gun - 152 mm possible
Secondary armament:7.62 mm PKT Machine gun/12.7 mm "Kord" (Корд) anti-air machine gun
Engine:GTD-1400 (ГТД-1400), gas turbine 1400 hp (1030 kW or 1040 kW)
Power/weight:27 hp/t
Suspension:Torsion bar
(悄然出場又下台一鞠躬)
簡介
黑鷹戰車(Black Eagle,Russian: Чёрный Орёл,Chyornyh Oryol,也稱為Obyekt 640”640工程”)是截至目前為止俄羅斯戰車中技術集大成於一身,也最富神秘色彩的戰車(所知道的試作車只有兩輛,也各只出現過一次)。這型戰車是由歐穆斯克(Omsk)的KBTM設計局(KBTM design bureau)於20世紀末設計,但是這型試作戰車僅亮相過幾次,就隨著歐穆斯克運輸機械廠(Omsk Transmash)的破產倒閉,而轉手給烏拉爾戰車工廠(Uralvagonzavod)。雖然最開始是與烏拉爾戰車工廠自行開發的T-95進行內部競標,但是目前兩型戰車都在前途未明的狀況下被塵封遺忘在俄羅斯的某一處停車場角落。
紅色帝國崩毀前的巔峰之作
其實這輛車早在80年代末就開始設計,當時是由列寧格勒(Leningrad)的基洛夫戰車工廠(Kirov Plant,LKZ)所設計,是以當時前蘇聯最新的戰車T-80為基礎進行開發。但是隨著工廠關閉,這份設計便轉手到歐穆斯克的KTBM設計局上。
(最初出現的黑鷹試作車)
(最開始預想的黑鷹,遠比現在所知的還狹小)
在1997年9月,在VTTV(歐穆斯克武器博覽會)裡出現所謂的黑鷹戰車,這也是首次證實黑鷹研發的證據。在武器博覽會裡一次簡短的車輛測試,黑鷹的大致樣貌才正式確定並公諸於世。底盤是延用自T-80U,但是砲塔卻與現在所見到的俄國戰車大相逕庭,砲塔相當龐大,後半部幾乎蓋住整個動力區間上蓋。但是在當時的簡短測試,砲塔上蓋滿了偽裝網與帆布,讓人無法一窺砲塔上裝了什麼,後來才證實搭載的砲塔只是一個1:1的等比例模型。
在1999年6月,原型車在西伯利亞武器博覽會正式亮相,底盤不再是原本的T-80U,車底被拉長,接地輪變成7個(T-80U是6個),但砲塔還是以偽裝網遮蓋,依舊充滿神祕色彩。
依舊充滿謎團的外表與內在
戰車底盤是以T-80U底盤為基礎大幅改良,增設一組接地輪,再搭配新型大型低寬扁砲塔。外觀相當厚重的砲塔/車體前方裝甲安裝Kaktus explosive reactive armour 反應裝甲,而砲塔不再是以往大家所熟知的”半卵型”或是”巨蛋型DOME”(我倒是覺得形容俄國戰車的砲塔以”鬆餅型”形容倒頗貼切),後部連接著相當龐大的箱型結構物。這個箱型結構物其實就是”自動裝填系統”,也代表俄國開始在實驗有別於以往自己所慣用,安裝在砲塔弔籃內的傳送帶式自動裝彈機(carousel-style autoloader)。這個安在砲塔後部的自動裝彈機,頂部有大型洩壓板以保障彈藥被命中時爆壓不致殺死成員,也因為外型迥異,使得這輛試驗戰車有著淡淡的西方風格,頗像烏克蘭的彎刀式戰車(詳見堡壘&彎刀)與法軍的雷克勒。原型車安裝的主砲是125mm砲,但研發小組透露可以換裝152mm砲的安放空間。
這樣的預留空間,對現代所有戰車而言可不是好消息,因為複合裝甲雖然防禦力駭人,但是能擋下大質量砲彈還能反擊的戰車,恐怕是沒有(連俄國自己這輛試驗戰車都擋不住)。有傳言指出黑鷹已經安裝了畫眉鳥”Drozd” 或是”競技場”主動防禦系統(Arena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進行測試,但終究只是傳言。
圖說
粉紅:125滑膛砲,有換裝152mm砲的空間
天藍:成員進出艙蓋
深藍:射擊瞄準觀測裝備
灰藍:自動裝填系統
橄欖綠:Kontact 5反應裝甲
淺綠:Kaktusz反應裝甲
黃:接地輪,舵輪,導輪,履帶總成
取消研發,或是掩人耳目
截至目前為止,黑鷹戰車的研發計畫已經確定停下。關於停止研發的原因有一說是:T-80在戰鬥時的低存活率。在兩次車臣戰事中,進入市區的T-80戰車被車臣游擊隊轟得滿頭包不說,還被自家研發,被游擊隊”取得”的各式RPG悽慘的”灌頂”,慘遭灌頂的戰車輕者烈焰焚身,重者身首異處……
根據一位人士,A.格爾金少將(General-Lieutenant A. Galkin)的透露,基於這個原因,俄國國防部高層已經凍結配備燃氣渦輪引擎的T-80的購買預算,被這個颱風掃到的也包括黑鷹。
(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很牽強,因為城鎮戰本來就是所有戰車最弱的一環,還不如說國防部預算不足只好割捨一部分計畫來保全全體,而找了個所有裝甲兵都打死不信的屁話來唬嚨外行人。)
歐穆斯克運輸機械工廠對於研發預算遭到凍結而向國防部提出訴訟,但是這項訴訟就隨著2002年工廠的宣告破產(bankruptcy)而不了了之。黑鷹雖然轉手給烏拉爾戰車工廠,但也是塵封在某處角落裡,不再受工廠與軍方注目。2008年7月,俄羅斯陸軍通過了烏拉爾戰車工廠的新戰車研發計畫:T-95,並預計這型戰車在2010年後研發完成並量產。但是在今年(2010年)5月,T-95的計畫也取消了。
(只聞樓梯響的T-95)
時任裝甲部隊研究部(research at the Main Directorate of the Armored Troops)主管的弗拉迪米爾.弗伊托夫上校(Col. Vladimir Voitov)在2009年9月,接受Echo Moskvy 廣播電台的採訪時,是這麼說的:
"There was no such project...and those 20-year-old pictures show a mock-up of a futuristic tank which remained just a product of someone's imagination," ... "the turret of the vehicle did not have anything inside."
(”並沒有這樣的研發計畫…這些20年之久的照片只是顯示,一輛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戰車的模型,這不過就是一群人的想像的產物”……”車輛上的砲塔裡頭什麼東西都沒有。”)
看來短時間之內,紅色帝國的裝甲部隊還不會有新成員出現,但也不代表這些已成熟的技術會就此埋沒。因為這些技術不但比黑鷹還早出現,連配備這些系統與裝備的現役俄國戰車都已行之有年。
以現有所知資料所完成的黑鷹戰車模型(詳見新世代瘋狂伊凡)
或許,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中,已經有另一家戰車工廠偷偷接手黑鷹,在西伯利亞的某處角落偷偷測試著。等著某一次的”十月建國紀念日”,或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的紅場閱兵裡公開亮相。
聽俄國人說話………我是絕對”1%聽聽,99%存疑”。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ck_Eagle_(tank)
後話
這輛幻夢之鷹,激起了老子對於俄國戰車自動裝填系統,那門充滿謎團的125滑膛砲,還有車上一連串的附屬系統的興趣。
不過全部文字累計起來很龐大,必須分段分時間寫了。
俄羅斯的國徽是雙頭鷹,象徵著橫跨歐亞的地理環境,頭上所帶的與雙腳所抓的都象徵著"王權","軍權","宗教"的統一,也道出這個國家內部的矛盾,以及俄國人內心的矛盾。
接續
紅色帝國裝甲"自動裝填"概說(其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