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難以想像的麻煩



(MBT70的內部陳設,本來是為了縮減車高把駕駛容納在砲塔內的美意,卻淪為操控這輛戰車揮之不去的惡夢)


但是MBT70卻遇上了一個設計之初未曾考慮過的大麻煩。


並不是武器系統出差錯,也不是裝填系統一直故障,更不是承載系統跑一大圈就軟腳。因為所有的戰車在測試時絕對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需要拿這種必然的故障來和老子嘴砲說戰車是爛貨。


(敢跟我嗆這種話的,不要在我車前頭亂晃,戰車可不長眼睛的)



(車燈旁車頭右側的凸起物便是駕駛專用攝影機,一但關上艙門,駕駛就得依靠這個比潛望鏡更加惡劣的視野來操控戰車)


最主要的問題在於:駕駛的位子


因為駕駛也被關在隨時要瞄準目標的砲塔裡頭,要忍受車體震盪與火砲射擊的硝煙,還要操控戰車行進。駕駛只能依靠面前從裝設在砲塔上的車外攝影機的銀幕來操控,但是偏偏眼睛看到的與身體感應到的就是完完全全不一樣,設計師所謂的把駕駛座設計的盡可能靠近砲塔弔籃中央就能減緩駕駛不適,對那些下了車狂嘔或是早在車裡吐了一整個地板的測試駕駛而言,根本是狗屁不通的超級大屁話。


(我猜沒有一個駕駛看到那設計師不會先痛揍一頓的)


而火砲的問題也接踵而至,相較於西德的120mm砲的成功,美國自己的XM150E5可就是災難連連,而這個問題也困擾著配備著相同口徑火砲(XM81,以倍徑而言只能算榴炮)M551 Sheridan。問題也不在於後座衝程過大還是什麼的,而是在新開發的無彈殼彈藥(caseless ammunition)上。



(這座把駕駛也容納進來的巨大三人座砲塔,與車身比例來看,這是遠比我們所見的各型戰車砲塔來的龐大的怪物)


對裝甲兵而言,車內最惱人的工作不是永無止境的裝填射擊再裝填,而是戰鬥結束後要把車裡堆成像小山一樣,依舊滾燙的空彈殼全部拋出車外!彈殼雖然比砲彈輕上個好幾倍(相較於105砲動輒20kg上下的總重量,空彈殼大概只有2kg左右),但是一來滾燙到只能用隔熱手套拿都嫌燙手,二來是圓滾的圓柱體戴著手套很難拿,何況是滾燙的?


XM150在設計時就考慮到無彈殼砲彈的構想,而美國也以自身的影響力主導北約的無彈殼彈藥的推動。所以砲彈套筒就設計成可以完全燃燒光的型式,但是這個副作用就是彈膛的溫度會比使用傳統砲彈的溫度還要高,就在持續射擊下,砲膛溫度會一直累積。就這樣下一發砲彈射擊前還得先忍受前一發砲彈的餘火慢燉,就這麼一直累積到其中一發砲彈不待命令自動飛出砲管為止。


有人想了個解決方案,就是發射傳統砲彈後,下一發以砲射式飛彈射擊的想法。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哪個沒打過仗只會吹冷氣的豬頭才想得出來的蠢主意,戰場上怎麼可能會有這麼規律的打遠打近,還一發砲彈一發飛彈輪流射咧?!結果這個辦法還沒傳出去,馬上就被丟進資源回收桶。


更悽慘的,不只是XM150,連車長操控的20mm防空機砲也有問題!由於操控系統與機砲本身的收納系統,因為複雜難修,光是要維持妥善率都有困難,更不用說拉出去打仗。


結果MBT70為一比現役戰車強的,只有機動力,但前提是駕駛先不會被自己的車的劇烈晃動搞到暈頭轉向在車內狂嘔才行。


計畫叫停



(替代方案XM803,雖說是經費浪費,但想必也是敗在惡劣的操控環境而中止)


總歸一句話,MBT70由於運用了太多先進而未成熟的技術,就在製造了14輛之後提前出局。


因為到了1969年,MBT70的單車成本,從原本預計的100萬美元,爆升到593萬美元(當時的幣值與物價換算),相當於830萬德國馬克(相當於424.4萬歐元)。這樣爆增的成本,使得西德兩手一攤,回家專心搞自己的豹2。而美國國會也以反對票終止了MBT70的後續研發流程,整個計畫就在1970年嘎然而止。對於這個唱不下去的獨腳戲,美國陸軍採用了相同構型但是較低成本的設計案XM803,雖是捨棄了部分比較複雜的系統(如遙控機砲與駕駛專用的觀測系統)


但只是機動力比M60好的話並不足以取代M60


File:DF-SC-82-07237.jpg


(XM1,其前身XM815砲塔輪廓較圓滑)


最後國會以研發時程延誤與預算超支為由,在197111月中止了XM803的研發,並把經費分配到XM815上頭。這個XM815不是別的車,就是咱們現在所看到的M1的前身,相形之下,雖然XM815在動力部分上用了燃氣渦輪引擎的險招,但是複合裝甲與傳統布局的砲塔與車身(駕駛與砲塔成員分坐回各自的空間裡),在測試與性能表現上都很得陸軍的青睞。XM815很快就通過,改名為XM1(M1_Abrams),爾後成為美軍的新一代戰車的里程碑。



(據說西德的豹二相當成功的時候,美國還掀起了一陣"是否該向西德取得授權生產豹二來獲得美軍次世代戰車之技術"的話題)


但更諷刺的是,美國繞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搞出M1的時候,西德的Leopard_2早已在西德本土佈署完成,並逐步輪替周邊國家的豹I,成為北約實際上的標準戰車了。


結語


先撇開所有複雜的系統,MBT70在機動力表現上不但是技壓群雄,連現代MBT能與之匹敵抗衡的也沒有幾型。


但是MBT70也就只有這個優點。


以現在的觀點來看,MBT70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於:把駕駛也納入砲塔弔籃裡。


一般戰車的駕駛是坐在底盤裡,與砲塔的迴旋完全是搭不上邊的。操控起戰車也很簡單,要嘛就是打開艙門、拉高座椅探出頭來,再不然就頭一縮,以潛望鏡獲取間接視野來操控,而且駕駛都是以自身的力量直接操控戰車。


但是MBT70不是!因為駕駛是在砲塔弔籃裡跟著一起轉,所以設計師在砲塔弔籃底板,設計個能讓駕駛座一直正對著車頭的圓盤好讓駕駛不會因為砲塔迴旋而空間錯亂。但這個設計乍看之下很成功,實際上卻是個超級整人旋轉咖啡杯


就因為駕駛也坐在砲塔裡,結果駕駛艙的直接視野會隨著砲塔轉動而變大變小(艙門的開啟方向也會讓砲塔朝後時完全擋住駕駛的觀測視野),關上艙門又得要駕駛直接面對銀幕操控戰車。而且駕駛的位置會不斷的在砲塔內移動,所以不可能把方向盤、油門踏板、煞車踏板、自動排檔桿、液壓扭力桿操控系統的所有連接桿設計成可以伸縮轉動,所以駕駛必須操控著面前腳前的伺服器,藉此發出訊號來控制所有車上的操控原件。如此一來,駕駛只能在無法感受到外界的任何風吹草動下,靠著可能會因為一個大震盪而跳動晃得亂七八糟的銀幕來遙控戰車


而且駕駛還要忍受自己眼睛與身體不同調的砲塔震動、火砲射擊的硝煙。


撇開駕駛能否適應這種新型態駕駛方式不說,光是怎麼維修這些系統,如何做系統校正都是會讓維修排/連維修到爆肝,火大到要叛變的噩夢。


所以不管上頭的瞄準系統有多先進還是多可靠,或是能全天候作戰,還是能在核生化環境下作戰,即便是火砲與彈藥的問題解決了,駕駛的問題解決了,複雜難修的一堆操控系統,以及以現代觀點來看依舊是坑死人不要命的液壓懸吊系統,這輛戰車的妥善率能否作戰,都是個未知數,而且是令裝甲兵覺得悲哀的未知數。因為,不曉得是會被自己的戰車給搞死,還是被敵人炸死。


總之MBT70的下場就是:報廢!


File:MBT-70.Danbury.0007tdpt.jpg


(新英格蘭戰車博物館的MBT70)


大部分的車輛都被銷毀,美國散置了幾輛在亞伯丁的美國陸軍軍械博物館(US Army Ordnance Museum)、諾克斯堡(Fort Knox)、新英格蘭南部的戰車博物館(Military Museum of the Southern New England in Danbury)。而德國則是在柯布倫茲歷史文物博物館(Wehrtechnische Studiensammlung Koblenz)與穆斯特戰車博物館(Panzermuseum Munster),讓後人與裝甲迷們遙想冷戰時期的一切,前人的狂想,還有裝甲兵的甘苦。


但是美國人依舊讓XM150E5的衍生型:M81 152mm砲拖命服役了好長一段時間,有星際飛船M60A2,以及戰車界的瑞士刀M551


File:M60A2-drives-off-LARC-60-198510513-2.JPG



M60A2也是草草退役,只留下M551依舊頑強的存活到第一次波灣戰爭結束。


至於M60A2M551M81,那是另一則故事。


 


後話


若是美國真是硬把MBT70完成並量產,我倒是有個很貼切的名字可以用。


那就是克拉克式主力戰車



為何會以馬克.克拉克將軍Mark_W._Clark為名?


說句難聽的,這位已經準備充分帶領著美軍的將軍在義大利竟然是這樣搞的:


1943,克拉克出任新成立的第五軍團司令,該軍團轄英國第10軍與美國第6軍。該軍團的第一個任務為義大利薩萊諾灣的登陸行動,代號「雪崩」。雖然目的地是最高機密,但一方面美國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差,另一方面德國人早就猜到登陸地點,甚至於希特勒818日親令德國魏亭果夫(Heinrich von Vietinghoff)將軍的第十軍團必需在那不勒斯(雪崩行動的主要目標)與薩萊諾之間佈署機動戰鬥群,並將軍團中的非機動單位都送進該地。於是當第五軍團在99日準備登陸前,德國部隊已經嚴加戒備,尤其當時克拉克還希望能獲得戰術奇襲的機會,因此禁止海軍進行登陸前的砲擊;而且登陸部隊在船上已經知道義大利於8日與聯軍簽署休戰協議,因此都認為這將是一次輕鬆的登陸。結果登陸艇還沒接近灘頭就受到德軍的火力的猛烈反擊。


在登陸地區的德國部隊主要是第16裝甲師,克拉克在其自傳中說當地有600輛德軍戰車[3],但事實上只有80IV號戰車與48輛自走砲。另外戈林傘兵師與第15裝甲步兵師的殘部也在當地。雖然德國的兵力比起英美聯軍的五萬多人少很多(雖有三個師的番號,但實際兵力還不到兩個師),但仍然造成聯軍的嚴重損失。到第一天結束時聯軍雖然佔領了4個不連續又狹窄的灘頭,但隨時都有被趕下海的危機。10日到14日,德軍對灘頭展開猛攻,第29裝甲步兵師也從義大利南部趕到,該師與第16裝甲師在13日事實上已切斷英、美兩軍。英軍被困在薩萊諾附近,而美軍也被趕回灘頭,克拉克已經要求海軍準備將第五軍團司令部接回海上。於是艾森豪與第十五集團軍司令哈洛德·亞歷山大(Harold_Alexander)將軍立即增加薩萊諾地區的海、空支援,並將第82空降師交給克拉克指揮,才勉強守住灘頭。


雖然魏亭果夫在16日集中了4個師與100多輛戰車,並對英軍再做一次攻擊,但由於聯軍強大的海空聯合火力,使得聯軍得以擊退德軍,加上英國第八軍團已與第五軍團建立陸上的聯繫,於是德國南戰場總司令凱賽林(Albert_Kesselring)元帥才下令部隊往北撤退。薩萊諾登陸對聯軍幾乎是一場災難,僅憑著聯軍強大的海空軍資源才得以倖免。德軍北撤之後,第五軍團於102日佔領那不勒斯,那原是希望在913日就該攻佔的主要目標,其代價為近12,000人的損失。接著第五軍團沿著西海岸往羅馬推進,由於德軍採舉遲滯防禦作戰並將橋樑摧毀,而且雨季提早來臨與德國援軍的到來,使得第五軍團的進展非常緩慢。到19441月中旬,第五軍團連凱賽林所設定的古斯塔夫防線的前緣都還沒到達,四個月中只進展了70哩,離羅馬還有80哩,戰鬥損失卻近40,000人,而美軍的病患損失則達50,000人。


媒體用「寸進」來形容1943年時的義大利戰場,李德哈特則用「蠶食」來批評聯軍的行動,他認為聯軍浪費太多時間在整頓、準備、與鞏固。此外,邱吉爾也批評聯軍不知利用兩棲作戰來迂迴德軍側面。於是第十五集團軍司令部遂規劃一次在古斯塔夫防線後的兩棲作戰,主要是利用第五軍團對德軍防線進行正面攻擊,然後由美國第6軍在安濟奧登陸,代號為「鵝卵石」。第五軍團的攻擊從194411718日夜間發動,但因損失慘重,遂於20日自動停止。22日第6軍在安濟奧登陸,雖然當地只有德軍兩個營,從安濟奧到羅馬也根本沒有德軍,但第六軍在灘頭卻足足等了8天才試圖前進,結果這八天裡凱賽林已抽調了八個師送到灘頭,把美軍封鎖住。結果第五軍團不特不能獲得迂迴的幫助,反而被迫不斷發動正面攻擊以援救登陸部隊。雙方戰至210日才停止,第五軍團無法突破古斯塔夫防線,德軍也無法把美軍趕下海,遂成僵持之勢


由於大君主行動已經決定在19445月到6月間發動,於是亞歷山大於2月下旬建議在大君主行動發動之前,在義大利發動另一次大規模攻擊。經美、英參謀首長同意後,作戰於1944511日發動,一直到530日始突破德軍防線,並於64日佔領羅馬。


但是隨著66日諾曼第的登陸成功,64日收復羅馬的風頭立刻黯然失色。


從安齊奧到羅馬竟然要走4個月?


這種龜步的戰法,要我稱這位公子哥兒為將軍,我心裡還超不爽的(雖然我實在是不想對已逝去之人口出惡言)。但若是巴頓老爹帶兵,從開始登陸到進入羅馬,一個月老爹都嫌晚咧。


File:MBT-70.Aberdeen.0007s3qe.jpg


我想來想去,也只有這位油頭粉面的將軍,配得起這輛嬌弱無比的MBT70


參考資料:(出人意料的是俄文德文的資料比英文詳盡!!)



http://en.wikipedia.org/wiki/MBT-70


http://de.wikipedia.org/wiki/Kampfpanzer_70


http://ru.wikipedia.org/wiki/MBT-70


http://ja.wikipedia.org/wiki/MBT-70


http://hr.wikipedia.org/wiki/MBT-70


http://en.wikipedia.org/wiki/M551_Sheridan



http://www.inetres.com/gp/military/cv/tank/M551.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M60_Patton


http://www.inetres.com/gp/military/cv/tank/M6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