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突擊砲(Sturmgeschütz),是德軍為了能讓中型/重型火砲隨時隨地能支援步兵的陣地戰而開發出來的裝甲火砲。雖然外表很像戰車,但是在德軍裡頭,是與自走砲相同被歸類為砲兵科的武器,而不是裝甲兵科。


在一切進攻都順利的時候,各個武器都可以專心各司其職。一旦戰局逆轉必須撤退時,靠的就不僅僅是武器,更要依賴成員的素質、默契與膽識,才能讓原本特化部分功能的武器,發揮出遠超越帳面數字上的恐怖威力。


當小鬍子還在幻想著在南俄戰區徹底粉碎俄軍的戰力,一再更改作戰行動路線虛耗自軍兵力,第六軍團即將步入覆滅的前奏曲的同時,中央戰區與北方戰區則是反過來上演著將部隊後撤,拉直戰線嚴陣以待的戲碼。


在這裡奮戰的,不是只有戰車部隊,也不是只有極地救火隊502在與老毛子周旋,有兩支突擊砲部隊也各自在這兩個戰區與俄軍戰車肉搏……


而且,其中兩人以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難能可貴的榮耀。




雨果.普利毛齊克(Hugo_Primozic February 14, 1914 – March 18, 1996)


雨果.普利毛齊克(Hugo Primozic),以突擊砲部隊的身分獲頒橡葉騎士級鐵十字勳章的第一人。


1914年2月14日出生的雨果.普利毛齊克,放下了原本職場上的工作,於1940年投入軍旅,以一名野戰砲手的身分參戰。1942年,轉調至667突擊砲連,投入東線作戰。同年9月,667突擊砲連於耳塞夫(Battles_of_Rzhev)與大德意志師一同阻斷蘇軍在中央戰線的攻勢,當時隸屬於667突擊砲連2排二號車的普利毛茲克士官長,在這一連串的戰鬥中忍受著蘇軍砲火。步兵與戰車的肆虐,在915日那一天的戰鬥,光是雨果自己的突擊砲就擊破了24輛各式俄軍戰車。而大德意志師也在付出重大犧牲後在12月轉調到他處擔任戰力預備隊。


12月底,普利毛茲克累計的戰車擊破數已超過60輛,在919日就已經獲頒騎士級鐵十字勳章的他,在43年的131日再獲頒橡葉騎士級鐵十字勳章,同時受階為少尉軍官,同車乘員也授予德意志黃金十字勳章。


19432月,德軍高層終於批准中央耳塞夫戰區的後撤作戰水牛行動。自31日開始,中央戰區開始把戰線拉直,21天的後撤作戰下,25個師25萬人就在極輕微的損失下後撤了250多公里,重新構築戰線。


667突擊砲連就在投入戰線的短短五個月內創下了擊破468輛敵人各式戰車的驚人成績,爾後667突擊砲連擴編成營級單位。


直到德國全面投降為止,普利毛茲克以中尉的身分為祖國奮戰到最後一刻。


1996318日,雨果.普立毛茲克在Hessen邦的Fulda市,在家人陪伴下蒙主寵召,享年82歲。


http://www.ritterkreuztraeger-1939-45.de/Infanterie/P/Primozic-Hugo.htm


 


就在耳塞夫戰線批准後撤開始的同一時間,北方戰區的迪米安斯克,在歷經了42年與43年的一連串包圍戰、突圍戰、攻防戰之下,變成了一個狹長的突出部,由於俄軍不斷的猛攻兩側戰線,這裡也上演了一場激烈的撤退戰。


霍斯特.瑙曼便是在這場撤退戰中奮戰的其中一位。


霍斯特.瑙曼(Horst Naumann)19211213日出生於柏林,因為戰爭之故,他放棄了學業而投效軍旅,在這當中究竟經過了多少訓練與單位,並沒有太多著墨,但廣為人知的事情是在194311日,隸屬於184突擊砲營的瑙曼士官以自己的突擊砲一口氣擊破6輛戰車,並在14日獲頒騎士級鐵十字勳章。

德國全面投降之後,他被拘禁到1946年才被釋放,爾後結了婚,並在漢堡謀職。


但是瑙曼的軍旅生涯並沒有結束,隨著德意志聯邦國防軍(西德軍)的重新建立,他再次為祖國投效心力,他在1979年,以西德陸軍中校的軍階光榮退伍。


霍斯特.瑙曼於20001127日過世,享年79歲。


http://www.ritterkreuztraeger-1939-45.de/Infanterie/N/Naumann-Horst.htm


 



(三號突擊砲D型)



(三號突擊砲E型,與D型的不同是戰鬥室省略掉兩側的斜角,並加以大型化)



(三號突擊砲G型)


不論是雨果爺爺還是霍斯特爺爺,他們操作的都是3突,不管是雨果爺爺的F型也好還是霍斯特爺爺的D/E型也罷,突擊砲都有一個基於設計上的問題:沒有砲塔,只有固定戰鬥室。


由於突擊砲最開始的任務就是支援步兵攻擊陣地,而當時科技限制使得大口徑重砲無法簡單的塞入砲塔內,只能設計成簡單的裝甲戰鬥室容納重砲,所以也因為要以移動車身的方式才能對準目標,即便主砲可以做左右微調,但那也是在面對目標後做的最後調整。


而且主砲的倍徑較短,用來獵殺戰車的效果並不如反戰車自走砲(Panzerjäger)或是驅逐戰車(Jagdpanzer),但是突擊砲所用的榴彈卻可以以調整引信的方式來增加獵殺戰車的機會。再者,由於突擊砲的輪廓低矮,比戰車更不容易被發現到,可以以埋伏戰術守株待兔,以及利用地形掩護竄入敵人視覺死角加以痛擊。


但是也要明白一件事,突擊砲雖然可以攻擊戰車,但是先被戰車發現而被開罐的突擊砲更多。


這兩位英雄,是要向大家證明一件事:不要小看突擊砲!


圖片出處:


http://www.panzernet.net/panzernet/stranky/stihace/stug3.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Z.BLACKCAT 的頭像
    PZ.BLACKCAT

    S.Pz.Abt 502 E-COMPANY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