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這部分實在是才疏學淺,只能借虎大寫的專文)


TOS-1之所以會與一般火焰噴射系統歸類而不是全然與多管火箭發射平台歸類的原因,是它不直接噴射已經點燃的高揮發性液態燃料,例如膠狀汽油,而是在於它所發射的並不是傳統的高爆彈頭,而是一種稱為烷化鋁(又稱為三乙基鋁,內容物或含有硝酸丙酯及鎂粉)的揮發性燃料,儲存在鋼質的火箭彈體內投射,預計到達目標上空時,將這些內容物以高速釋放,液狀的烷化鋁就會呈現霧化(Vaporized)跟空氣接觸,之後就可引起極為可怕的燃爆效應。


這種燃爆的效應更迥異於傳統的方式是它不需用雷管起爆,只要讓烷化鋁接觸到空氣,它就立刻自燃。


這個原理就是由於烷化鋁是一種極端厭氧的有機化合(烷化)金屬液,通常為無色透明液體,它的特性就在於只要與空氣接觸時就會發火燃燒,與水接觸時就會起激烈反應,可以說危險性極高。如果要對水的反應性及發火性降低就必須增加化學鍵中的碳數。在工業上的穩定化方式是通常用苯或乙烷稀釋來降低它的危險性。值得注意的是用來儲存的容器中一定要充滿氮氣等惰性氣體。


萬一烷化鋁燃燒時,一定要注意它非常不容易被撲滅,千萬不能使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物質滅火這些常用的滅火材質你灑的越多,烷化鋁就燒的越旺。當洩漏時為低濃度的情形下,可以用乾粉撲滅。當漏洩時儘早用乾燥的砂土覆蓋以減少火災面積擴大為第一優先



雖然我們從上面得知烷化鋁是種危險的工業用物質,但是這跟軍事用途的關連是什麼?



我們從烷化鋁的厭氧反應來看,燃燒本來是要依照"可燃物、氧供應源、火源等三要素"而發生,但是就由於它厭氧,用來縱火燃燒時,就剔除掉需要增加設置火源這一項裝置,而提升了設備性能的簡化程度與可靠度,也就是只要有烷化鋁跟空氣,就能獲得一場極可怕的大火。



第二點就是烷化鋁是一種混合甲烷(氫化)的液態鋁,意思就是它極度易燃,加上鋁燃燒時能釋放極高的熱量(包括鎂等金屬的燃燒熱極高,鋁可達到將近攝氏2000),只要一起火就可以將快速消耗火勢範圍附近的氧氣,如果是在密閉性空間起火,那你就不難想像沒被燒死燒成一把灰也會被活活窒息而死。所以在TOS-1火箭彈落點附近的區域內,生物,主要是人員的死因就只有分為被燒死或者缺氧窒息死亡。



第三點是當烷化鋁啟燃之後會瞬間產生高溫,空氣受到高溫就會產生膨脹與擴散,既然是瞬間的高溫膨脹,環境周遭的氣壓就陡昇;我們從溫壓武器(Thermobaric_weapon)的一般數據來看,通常在這種瞬間高溫燃燒發生後,氣壓就會達到每平方寸430磅的壓力,大約是瞬間有30個大氣壓那麼高,至於溫度甚至在混合當地當時其他易燃物一起燃燒爆炸的情況下,還可高達2500~3000度攝氏,而爆震的傳達速度則是每秒3000~3200公尺,是音速的將近10倍左右。


(連續畫面為TOS-1"燒夷火箭彈"的爆破)


 


 



從威力上來看,你不難懂這種武器動輒被稱為地獄使者的原因,因為它能造成大規模的殺傷,也就是說不分青紅皂白,只要目標區裡,包括平民,包括軍隊,通通都是它的受難者。



不過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人能描述它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因為,目標周邊都沒有任何生物能倖存;所有的目擊者不是變成灰燼就是成為被爆震波撕裂死狀悽慘的屍體。



為什麼前蘇聯會生產這種駭人的武器?以及為什麼即便是現在的俄羅斯的配備數量也屈指可數?



事實上是80年代後期蘇軍高層對這種開發成功的溫壓武器的強大威力和大規模殺傷性能感到驚訝,因為這樣的火箭彈所造成的戰術效果就如同一枚小型戰術核武;據說因此當時高層要求所有的蘇軍地面部隊要配備這型噴火戰車



TOS-1的火箭發射器射擊距離範圍可以從400600m的直射距離,到3500m作大範圍區射方面性的轟炸,不管是什麼目標,都無法承受TOS-1口徑高達220mm(大約83/4)的重型火箭彈所帶來"極熱烈的歡迎",這個高溫其實連戰車都擋不住;鐵的熔點只有1538度攝氏,更不用說人員、物資、一般建築物或是防禦工事。[]



雖然在1980年代初就由歐木斯克運輸機械廠(KBTM; "Омский завод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English: Omsk_Transmash_Design_Bureau)研發成功,但是直到1998TOS-1才真正少量交付給部隊。爾後俄羅斯為了爭取外匯,在“2005阿布達比防務展上讓TOS-1公開亮相。在當時的操演下,一輛TOS-130發火箭彈就在15秒內齊射完畢,輕輕鬆鬆摧毀一個小城鎮目標和大範圍的輕裝甲部隊,順便留下一堆下巴像脫落的觀賞來賓。



當然這場煙火秀的精彩壯觀程度是比各地逢年過節的煙火慶祝儀式要壯觀,但是這場煙火秀沒有帶來更多指定客戶;俄羅斯陸軍也並不完全把TOS-1當作壓箱寶。



這個原因我們要先從現代的潮流趨勢說起。


現在的戰爭或者戰鬥比起上個世紀開幹顯得更拘束更揮灑不開,政治意味。包括政治手段的重要性也比全軍事手段更重要與更常見,因為人口比上個世紀爆增了20億,意味著能夠讓兩國找個沒人的地方殺很爽更困難,甚至在戰爭技術提升的狀況下,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拖拖拉拉的區域衝突,跟像菜花一樣很難根治的反恐戰爭,這些戰鬥狀態發生的環境往往是城鎮或者平民住宅密集度高的地方,如果任何一方用了類似TOS-1/MLRS這種具有大規模全面摧毀能力的武器來,而不是外科手術式的高精打擊,當然成果是相當輝煌的,可以說是200%,包括敵對組織,還有民眾通通都被消滅掉,一樣只會讓戰爭持續下去並且越演越烈,而不是畫上休止符。同時使用大規模全面摧毀能力的武器來作戰造成民眾傷亡,還會被視為違反戰爭公約的元兇,遭到國際間外交上的抵制與制裁,或者遭到國際法庭的起訴與審判都很有可能[2]




(M270 MLRS)


再從實際上的角度來看,TOS-1的射程其實就是它自己最大的缺陷;M270_Multiple_Launch_Rocket_System(M270 MLRS)的訓練彈都有個9公里的射程,M77火箭彈則有32公里,是TOS-110倍,如果發射M30 GMLRS(具有精準打擊能力的火箭),當火箭還在空中奔往60公里外的目標時,M993載具都不知道轉進到哪裡了。TOS-1區區3500m的射程光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個範圍連60mm迫擊砲都可以給予反制,更不用說口徑更大的迫擊砲。同時持有反物資步槍的狙擊小組對於TOS-1的生存性也一大威脅,任何12.7mm的彈頭只要在TOS-1的火箭發射箱上打個洞,敵我雙方就可以馬上觀賞壯觀的野外煙火秀。



當然不免要問那為什麼TOS-1的射程那麼鳥;比起MLRSTOS-1的射程跟得了攝護腺肥大的男性一樣滴到鞋,MLRS就跟小孩一樣噴過溪?





(燒夷火箭彈與人員的比對)



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回到縱火劑(Incendiary_ammunition)本身。



烷化鋁本身有個特性就是對鋁有強大的鏽蝕性,這意味著你想用鋁製輕容器儲存烷化鋁是沒有那個可能的;塑膠容器?別鬧了~。這麼活潑的物質只能用鋼瓶裝,而且,還要注入氮氣,一點點氧氣都不能讓烷化鋁接觸到。鋼瓶已經是個夠重的材料,還要搭配上氮氣,也是個比重大的物質,加上為了增加烷化鋁的威力,烷化鋁是以相當高的壓力跟輸入瓶身內,然後灌入氮氣填充避免受到搖晃的影響以增加儲放與運輸的安全性。從這點你不難理解這麼重的拋射物(projectile)能飛得出去就是一大奇蹟,當然你要它飛得遠,那不是直徑再增加就是就是彈體再加長,最後你得找更大的載具發射它,例如像OTR-21 Tochka(北約代號SS-21 Scarab飛彈)的載具9P129,然後,然後你就會想還是別麻煩了,讓比較大的SS-21來能比它作的更好,至少120公里(Scarab B)3.5公里,你不會沒有答案。



(OTR-21戰術彈道飛彈)



而且光是從製造彈體填充的部分來看,那就是成本最高的地方,包括危險性,一個閃失不是個事後該處分該槍斃的可以了得的;很有可能連代罪羔羊都死在這一場燃爆中



所以說TOS-1的缺陷比起它的威力來看,有興趣的國家與部隊之所以少到門可羅雀的程度不是沒有原因,甚至這也就是蘇聯/俄羅斯沒有認真的把TOS-1當壓箱寶的原因。



[]對於含有鋼筋混凝土的加強工事結構來說,遇到在爆炸後還沒有完全燒完而直接噴灑在具有鋼筋混凝土的烷化鋁,一樣會因為將近2000度高溫的高熱傳導下而極可能產生變形。一旦變形,就完全沒有再支撐整個結構重量的能力,接下來就會發生坍塌,尤其結構越厚,坍塌的就越嚴重,所以就算是地下化的防禦工事也有可能因為上層結構的坍塌而使下層結構跟著一起垮,導致人員被埋,就算只垮一半,如果沒有地道,下面結構的人員也必然一死



[2]俄羅斯在對車臣的鎮壓中曾經使用過TOS-1,當然是基於報復與殺雞儆猴的立場,但是事後當然從來沒有給予正面承認,即便遭到指控,俄羅斯也會以"內政問題"斷然否認,規避了國際與論與壓力另外扯個題外話,MLRS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它能發射XM135彈,而這種彈頭能搭載你永遠不會想遇上的東西,VX神經毒氣(VX_(nerve_agent))



http://www.t-72.de/html/tos-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