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44622.蘇聯發動了最大規模的反攻作戰.代號巴格拉季昂.蘇聯順著三年前德軍的進襲路線.反過來沖垮德軍.整個東部防線完全崩潰.德軍無力阻擋紅色鋼鐵海嘯的肆虐.位於北方戰線的蘇聯軍.最終目標為波羅的海海港.里加(Riga.為現今拉脫維亞Latvia首都).目的是將整個德軍防線攔腰斬斷.再各個擊破.德軍當然也明白這點.所以從杜那堡(Dunaburg.在拉脫維亞境內.現在稱為Daugapils)到里加這一路延著德威那(Dvina)河的道路上.都是德蘇兩方的激戰區.


1944722.蘇聯軍的前鋒終於踢到鐵板!!!


那一天.蘇聯軍第1戰車旅先遣部隊先行進駐馬里納瓦(Malinava)這個小村子.好等著後續部隊進入.為下一個目標做攻擊準備.但是還沒來的及休息.一聲88砲的呼嘯所伴隨的巨大爆炸.讓這群蘇聯兵陷入恐慌.


兩輛虎式戰車.就在他們還沒來的及派出步哨出去偵查的時候撞進了村子裡.彷彿是來點名似的.兩輛虎式戰車就這邊一輛那邊一輛的.把所能摧毀的蘇軍戰車全部摧毀.經過20分鐘的"點名".17輛蘇軍戰車被擊毀.其中7輛是T34/85.剩下的10輛還是史達林(JS-II)重戰車.


而發動突襲的兩輛虎式戰車.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似的.回到自己的防線去..........



帶著僚車立下這個優秀戰績.還把夥伴帶回的優秀人物.是奧圖.卡留斯Otto Carius.(也有介紹)


奧圖.卡留斯.1922522.誕生於位於萊茵河畔的澤威布魯肯Zweibrücken.19405.104後備步兵營入伍.後來自願加入裝甲兵.在第7裝甲後備營訓練一段時日後.編入第20裝甲師的第21裝甲團.紅鬍子作戰期間.他是擔任38(t)戰車的裝填手.爾後被送入士官學校再受訓.畢業後授予少尉軍階.


19434.他被編入第502重戰車營第2.成為虎式戰車的車長.同年夏季.502重戰車營移防到列寧格勒(Leningard.現在改回原名聖彼得堡)前線.在這個地區.杜那堡就是里加與杜威那河流域的要衝.一旦失守.不斷後退的北方集團軍等於無險可守.也無路可退.


1944722.為了阻斷突破第209步兵師防線.不斷從東北方湧入的蘇軍攻勢.502重戰車營第2連奉命向杜那堡北方的馬里納瓦村突進.當時身為代理連長的卡留斯.與夥伴克爾雪(Feldwebel Kerscher)士官.一同駕著Kubelwagen前往探查.發現蘇軍已經先一步佔領該村.


卡留斯認為:現在佔領村子的只是先頭部隊.主力部隊還沒來.必須趁這個時間差把這批先頭部隊給踢出村子.隨即回到連上向連上弟兄說明這個消息並商討戰術.他決定的戰術是:以兩輛虎式做為急襲主力.因為通往馬里納瓦村的道路只有一條.若是全連出動.隊伍會拉得很長.不但會阻礙到彼此的攻擊範圍.若是當中有戰車受創無法移動.後續的戰車就等同於被釘死在路上.


所以.卡留斯決定自己帶隊衝鋒(身先士卒).並選定同樣身經百戰的克爾雪士官為僚車.並要連上留下的6輛車全數在南方小山的稜線後方待命.以便掩護射擊.


一切就緒後.卡留斯(217.中期型)與克爾雪(213.初期型)的虎式戰車維持150m的行車間距.以全速衝入馬里納瓦村裡.(虎式戰車的最高速不過才快50km.由此可知.就算是拼了老命也要趕走俄國佬).


衝入村子的路上.克爾雪士官先發現了兩輛T34/85已經把砲塔轉向他們.213號車便先行開火.把這兩輛來不及反擊的T34轟成廢鐵.


卡留斯在回憶錄裡寫到這段時.是這麼說的:


當時沒有任何一輛敵人戰車注意到我的存在.直到距離我150m之後的克爾雪也跟著進來之後.他們才開始注意到.這時克爾雪立刻停車.發砲.在這同時我也朝另外一邊敵軍戰車開火........


這段戰鬥倒是頗值得玩味.究竟是蘇軍打算誘敵深入再集火射擊.卻被看破技倆.被將一軍.還是卡留斯以自己為誘餌.讓敵人專注於他的存在而忽視僚車.好讓克爾雪搶到絕佳開火位置....?.但不論是哪個推論.都可以看出第2連的戰力與戰技熟練度都遠勝於他們所面對的敵人.


在一連串交火下.卡留斯與克爾雪不約而同的因為看到一輛不同於以往俄國佬的戰車而遲疑.甚至延緩了開火.


他們所看到的是JS-II史達林重戰車.


卡留斯自己回憶到:


這型戰車是我第一次在北方戰線看到.外型很像虎王.一開始我和克爾雪都遲疑了.甚至思索該不該開火.但是那戰車的路輪很快就洩了底.我和克爾雪很快就判定那是俄國佬的戰車.二話不說立刻把它摧毀.


就在這不過20分鐘的戰鬥.兩輛虎式戰車把蘇軍先遣部隊的17輛戰車全部一掃而空.其中包括了10輛史達林戰車.


但是這場馬里納瓦村的戰鬥.在戰後卻很少人知道.比較廣為流傳的則是米海耶爾.魏特曼(Michael_Wittmann)在波卡基村(Battle  of  villers-Bocage)的戰鬥事跡.


但是兩相比對之下.發現到.同樣是奇蹟.但過程大大不同.


魏特曼雖然造成了英軍的損失.但他是單車先行衝入敵陣.而後夥伴的戰車才跟著進入.先前的速攻雖然造成英軍的恐慌.但是在第二波的德軍攻勢來到之前.從突襲中清醒過來的英軍便轉入瓦礫堆中.重整態勢做好反戰車作戰.結果.魏特曼自己的車子被擊毀.後續進入戰場的夥伴也被英軍的反戰車火力給阻斷.


速攻確實是達到了效果.但也付出了慘痛代價.......所有投入作戰的戰車都被英軍給擊破.


而卡留斯.同樣是速攻.但是他沒有像魏特曼一樣掉過頭來清掃殘敵.掃完村子裡的戰車便立刻離開.而且.卡留斯還帶著僚車一起回來.


如果魏特曼在波卡基村選擇的是類似卡留斯的戰法.也許會是個不同的局面與評價.也不會被敵人繞到後頭而魂斷戰場......


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卡留斯魏特曼擅長指揮大規模部隊.


也許卡留斯比起魏特曼不怎麼上相(卡留斯先生的頭還滿大的.並不像魏特曼那麼有形).但是從部隊指揮能力來看.卡留斯遠勝過魏特曼.若要我選擇誰做我的長官.我會選卡留斯.


問我為什麼?


因為在戰場上.沒有所謂的個人秀.必須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任務.


立下了戰績.但是失去了夥伴.這對戰果沒有幫助.也算不上真正的王牌.


立下了戰功.還能掩護夥伴.把夥伴活著帶回來.繼續合作下去.才是真正的王牌.


..............................................................


後來卡留斯在724日的偵察任務中受傷.並在27日獲頒附橡葉鐵十字勳章.1945年轉任第512重驅逐戰車營的連長.該營於194538日投入萊茵河戰線.直到戰敗投降為止.


大戰結束後.卡留斯在1952年考取了藥劑師執照.並在1956年在自己家鄉開了一家名為Tiger-Apotheke的藥局.直到今天都還在.當然.卡留斯也依然健在.


追記:


關於卡留斯的戰績.除了田宮模型特別為卡留斯出了一款中期型虎式.以及裡頭附錄的戰史介紹.卡留斯的雜談之外.還有宮崎駿的雜想筆記當中的泥塵之虎.還有上田信的在圖解德國裝甲師的簡單介紹.





還有.剛剛才得知一件可惜的事情.


恩斯特.巴克曼Ernst Barkmann已經在上個月27號過世.享年90(August 25, 1919June 27, 2009)


關於克爾雪士官的位階補充:(轉載自淺談兩次大戰中的德國陸軍士官 )





 



Stabsfeldwebel (13), Oberfeldwebel (14), Feldwebel (15), Unterfeldwebel (16), Unteroffizier (17)


 


Stabsfeldwebel指的是非常資深的士官長, 至少役期長達25, 也就是說從1915年起(含以前就已經入伍歷經一戰各大小戰役沒死的老士官長.


 


Oberfeldwebel指的是排副, 基本上比Hauptfeldwebel(連士官長), 但是可以代行或出任連士官長.


 


Feldwebel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班長". 德軍採大編制, 這個班長其實是"排領導"(Platoon leader), 一個人就可以狂電狗幹下面卅幾個人.


 


Unterfeldwebel就是Feldwebel的協助者.這個位階是一個步兵班的班長, 而每一個班裡面就有Unteroffizier(伍長)協助管理. 小鬍子在一戰中就只是個unteroffizier. 基本上一組MG-34/42機槍伍的指揮官應該是Feldwebel, 但是戰爭所帶來的消耗以致於最後全面採用MG-42之後, 伍長就變成了機槍伍的指揮官.


 


這種人力消耗以致於低階士官必須擔起更大職責的情形導致, 例如從班長開始(含以下)代行出任連士官長, 因為資歷不足但是必須代行出任這個職務, 他的職銜會加註為"Hauptfeldwebeldiensttuer", 表示這對傳統來說是不得已的安排, 以免被誤認士官階級的升遷是可以隨便亂來的, 有損士官的官譽.


 


以下是對岸同好的文字節錄:虎之牙—Otto Carius.......(有些資料來源還需交代)



 

19446月,迫于蘇軍的強大攻勢,德軍第502重坦克營第2連後退至拉脫維亞南部的蒂納伯格(今陶格夫匹爾斯)附近組織防禦。卡洛斯此時代理該連指揮官,全連只有5坦克。
1944
7月,蘇軍發動夏季攻勢,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南翼戰線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蘇軍為擴大戰果,連續向德軍防禦薄弱地帶投入強大的裝甲部隊,企圖將德軍分割為南北兩部分,並奪取波羅的海優良港口里加。由於蒂納伯格毗鄰里加,同時也是道加瓦河流域的交通要道,因而成為兩軍必爭之地。
1944
722日,擁有強大重型坦克的蘇軍部隊擊潰了德軍第270步兵師進抵蒂納伯格東北部。防守市區的卡洛斯少尉率領第502重坦克營第2連開赴市區北郊的馬里納瓦村迎戰。


決心以奇襲為步兵打開通路
當奧托率5
坦克趕到馬里納瓦村西側的丘陵地帶時,第502重坦克營第1連的3坦克也在鮑爾特的率領下趕來助戰,這樣他們就有了8輛坦克。此時,第270步兵師的殘部正在倉皇撤退,大量的半履帶車、卡車和摩托車擁擠在村西的小路上,混亂不堪。為瞭解情況,奧托和老搭檔科舍爾準尉駕駛著1VW82式吉普車先行前往偵察。途中遇到了第270師突擊炮部隊的一名軍官,據他講:蘇軍大約有90100輛坦克正從東、南兩個方向殺來,但不清楚馬里納瓦村是否被佔領。他們本來應該向南撤退與師部會合,但現在恐怕過不去了。
通過偵察,奧托發現:蘇軍的坦克先頭部隊已經到了村裡,並且正在休息,而主力部隊尚未到達。幾輛蘇軍坦克緊緊挨在一起,乘員或聊天或抽煙,或在車上研究地圖,還有一些坦克兵偷偷摸摸潛到穀倉去尋找食物。此時的卡洛斯並不知道這支先頭部隊是蘇軍精銳的第1近衛重坦克團。該團裝備著蘇軍最新型的坦克,剛從莫斯科調來準備投入蒂納伯格地區的激烈戰鬥。
奧托和科舍爾立即趕回連部,向隊員說明了村裡敵坦克的大致情況。經過短暫的商議,奧托決定在敵主力部隊尚未抵達之前先將這支先頭部隊擊潰,以阻止其進攻,並打通馬里納瓦村以南道路,讓第270師殘部與其師部會合。具體安排是:只由奧托和科舍爾帶2
坦克進村進行奇襲,奪取通往南方的路口;另外6坦克在丘陵地帶待機隨時準備進行火力支援,並且牽制蘇軍大部隊可能來自于東面道路的進攻;兩股部隊必須保持無線電聯繫。
奧托這樣部署是有道理的,因為目前村內情況尚不完全清楚,所有坦克都進村,有可能發生混亂的巷戰,並將失去對東面道路的監視與控制——這裡可能是蘇軍的主要進攻方向。另外,當時通往村裡的只有一條狹窄的泥濘小路,兩側更是近似沼澤的草塘,動用過多體積龐大的
坦克會互相影響,降低攻擊效果。萬一有1輛車淤塞在路上或中彈拋錨,就很可能堵塞全連的通道而造成戰鬥力的完全喪失,嚴重的話還會全軍覆沒。因此為了避免無謂損失,奧托決定只用2以快速、奇襲的方式來打亂蘇軍的陣式。



第一次遭遇JS2重型坦克
安排完畢,兩輛
全速向村子沖去。奧托乘坐的217號坦克打頭陣,科舍爾的213號坦克在其後方,距離150米掩護跟進。村子裡的蘇軍坦克仍沒有活動的跡象,蘇軍顯然沒有想到剛剛潰退的德軍又會明火持杖地反撲過來。直到奧托快到村口時,擔任警戒的2輛蘇軍T34/85坦克才注意到的噪音,急忙調轉炮塔向217號瞄準,但沒有料到黃雀在後”——科舍爾的213號坦克連續兩炮將它們打在路邊。這兩次炮擊吹響了馬里納瓦強襲戰的號角。
進村後,奧托降低車速,小心翼翼地搜索蘇軍的坦克。科舍爾則迅速靠攏過去,掩護奧托的左側。217號坦克剛爬上一個緩坡,一輛身管很長、有著流線型炮塔的重型坦克突然從它的右前方沖了出來。卡洛斯頓時一陣冷汗,這個怪物有著和德軍虎王(“
”)坦克同樣的身形——這是剛剛投入東線戰場使用不久的蘇軍JS2重型坦克。刹那間,217號坦克中的5個人馬上像上了發條的機器般運作起來,迅速瞄準、開炮。即使是JS2,也抵不過88毫米炮的威力。
奧托在他戰後撰寫的回憶錄《泥濘中的老虎》中回憶道:最可怕的是,它有1122毫米口徑的大炮,它也是少見的有炮口制退器的蘇聯坦克……可是當交手之後,我們發現這種坦克有著致命的缺點——反應很笨拙,所以儘管它裝甲厚,火炮口徑又大,卻不適合與式在近距離周旋。不過,我們也很清楚,現在已經被敵人發現,蘇軍坦克可能正靜靜地等著獵物送上門來……前進中,我們都陷入了極度緊張之中,這次突擊太冒險,但已經沒有退路了,每個人的汗毛都立了起來。


密切配合,大開殺戒
正在驚魂未定之時,前方道路灌木遮掩的遠方又出現了綠色的坦克身影,但可能蘇軍沒有發現他們,而是匆匆地向小村西面開去。奧托恍然大悟:蘇軍坦克肯定集結在村子東側,剛才被自己擊毀的JS2以及眼前的這幾輛都是想繞到村子西面,以對本方部隊進行包圍。他馬上用無線電通知鮑爾特,讓他們用火力牽制住向西迂回的蘇軍坦克,同時召喚科舍爾向他靠攏,以並排方式前進,炮口均指向10點鐘方向——這是最危險的方向!
果然不出所料,當他們越過一排平房時,視野頓時開闊,前方空地上有8JS2正在熱車,另外7輛已啟動向村東開進(看來蘇軍是要兩翼合圍)。沒等奧托下令,217號和213號坦克上的88毫米主炮幾乎同時開火。蘇軍坦克的炮塔也開始轉動,有的還試圖開過農田進入樹林尋求掩護。血腥的廝殺開始了。蘇軍坦克發射的炮彈一顆顆在兩輛
的身旁爆炸,並濺起數公尺高的泥土。而奧托完全不顧這些,他的坦克引擎瘋狂地咆嘯著,追獵著敵人。火球一團接一團從坦克的炮口噴出,他幾乎射什麼中什麼。短短幾分鐘,13JS2東倒西歪地在街頭,只有2輛見勢不妙向東逃逸……
2
的炮管在急促射擊中已經過熱,微微有些發黑,炮塔裡充滿了橡膠燒灼的糊味——這是炮塔在快速旋轉時,液壓系統密封件受熱造成的。奧托的217號坦克負重輪被打碎了3個,但尚不影響行駛。科舍爾的坦克卻毫髮無損,他鑽出指揮塔向奧托投來勉強而詭譎的一笑,可臉色卻非常蒼白——剛才的激戰足以令任何老兵膽戰心驚。


調整部署,趕盡殺絕
奧托沒有忘記還有東側的敵人沒有解決,他立即通過無線電呼叫鮑爾特,得知他們正和3JS22T34/85進行遠距離對射。於是,他命令科舍爾到南面的村口警戒,自己則迅速繞到村東,從背後偷襲蘇軍坦克。20分鐘後,在奧托和鮑爾特的6輛坦克前後夾擊下,剩餘的蘇軍坦克也全部被摧毀了。至此,德軍完全控制了馬里納瓦村,共擊毀了蘇軍17JS2重型坦克及4T34/85。其中,奧托和科舍爾共擊毀17輛,奧托一人包辦了10輛。
之後,奧托命令所有
集中到村北路口,一字排開向東警戒,第270師的剩餘車輛和突擊炮則迅速穿村而過,向南撤退。不久,遠處東方塵土飛揚,蘇軍大部隊的坦克、卡車、彈藥車和機械化步兵浩浩蕩蕩地開了過來。888毫米坦克炮調整了角度,一齊開炮,遠處的公路立刻變成了一片火海。
15
分鐘後蘇軍撤退,只剩下一片狼藉的蘇軍各式車輛殘骸,散落在道路和樹林間冒著黑煙。奧托草草清點了一下,又擊毀了至少26輛不同型號的坦克和驅逐戰車,其它車輛則更多……。他因此次戰績於1944727日成為德軍第535橡葉騎士勳章獲得者,同時晉升中尉。
馬里納瓦強襲戰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奧托和部下的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固然重要,但是蘇聯坦克兵仗著裝備上的優勢輕敵大意和奧托能夠根據有限的情報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也是左右戰況的重要因素。
險些被埋沒的裝甲作戰經典戰例
馬利諾村之戰和西線著名的波卡基村之點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卡爾尤斯指揮”I在完全劣勢的情況下,不僅取得全勝,而且自己沒有損失1輛。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們遇到的對手是真正強大的JS-2,而不是英軍那些裝甲單薄、火力貧弱的克倫威爾謝爾曼。卡爾尤斯、科舍爾和鮑爾特之間的默契配合,以及對戰場形勢的正確判斷等素養,肯定都在魏特曼之上。總之,不是在鬥狠鬥勇,也不是懵打懵撞----他確實是位大膽、果斷而且善於指揮的王牌車長。
另外提一句,在馬利諾沃村之戰中與卡爾尤斯搭檔的鮑爾特和科舍爾也都是鼎鼎大名的王牌(分別列德軍坦克王牌第2位和第5位),對手則是蘇軍的精銳部隊:曾經戰功赫赫的第1近隊坦克團,且雙方投入的大都是威力強大的重型坦克----這真是一場硬碰硬的決鬥!





奧托至1946年獲釋,以開設藥局為業(名為老虎藥局),目前仍健在,著有《泥中之虎》一書。



卡爾尤斯正與戰友商議戰術


(事後重拍.而TAMIYA的虎式中期型特別版也重現了這部分畫面)



502大隊新任大隊長到任之際,幾名中隊指揮官的合影,卡爾尤斯居中,他個頭最矮,但顯得很乖巧,左起第一人是鮑爾特


carius2


卡爾尤斯戰後開了一家藥店,他正手拿”I模型在藥店門外留影




僅以這篇文章.以及淺談戰車系列的文章.向已經過世的.和仍然在世的諸位裝甲兵老前輩們致上最敬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Z.BLACKCAT 的頭像
    PZ.BLACKCAT

    S.Pz.Abt 502 E-COMPANY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