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部影片,是1990年代前半,M60A3的簡單介紹,雖然只是很簡單的介紹車長的職責,砲手與車長個別要操控的系統,以及裝填手的上彈步驟。


和坊間雜誌所講述的刻板印象,以及一般人對於戰車的射控總成應該由砲手獨力管控的想法不同,M60A3的射擊瞄準系統是分成兩大包件的。


砲手專責終端瞄準,也就是最後的火砲微調與射擊,而車長專責目標捕捉與測距,面前的巨大鐵箱子就是雷射測距儀,而從底下伸上來的,則是從砲手的射控總城延伸過來的目標觀測鏡。


M48H不同,M60A3和以往的M48相同,車長有自己的槍塔,可以讓車長直接在內觀測,而不需要抱著被打死的覺悟打開艙蓋探頭。槍塔內,也有和火砲一樣性能的全天候觀測系統。


…………………………


但接下來的火砲射擊,卻讓我很感慨。


停在掩體後,急衝急停,開火射擊,急退急停,這個掩體射擊,是基本功……


這部分的實車訓練,台灣已全部裁掉,全靠模擬器。


也就是說,砲塔組的學員完訓前,頂多一次實彈射擊,稍微體驗一下隔著砲塔的爆震。


車輛組的學員呢?頂多野戰教練場提示一下,讓學員摸一下真的車子長什麼樣,稍微體會一下車輛的移動。


這兩個組會不會在一起混合訓練呢?


天知道,至少我沒看過。


 


裝填手/射擊手/駕駛,至少要兩個月不間斷的密集訓練才能勉強上陣。


車長,至少要四個月也才能勉強合格。


 


現在,聽後輩說,所有的訓練全部都精簡……更正,是裁撤到只有一個月。


換而言之,只要背好教範上的東西,考隨堂考考過就成了。


也就等於,再也不會看到教官以兩個難度的考題,暗地測試學員面對未知的挑戰勇氣。


更代表著,這樣裁撤下來的速成教育,無法訓練出學員面對突發狀況時做出保住自己與組員生命的判斷。


 


南測中心與坑子口靶場的會車事件,背後隱藏的是:


人員在一再縮減役期、一再被裁撤,無法熟悉裝備,無法做出判斷,不願冒著違反小規保住人員,寧可出了人命再做型式上的補救。


 


背後的悲哀是:


真正專業的人士,只能忍受著位高權重的腦包,拿著他/她所謂的專業資料,用他/她捅出來的爛攤子的結果,忍受著腦包的指責,還不得不遵循腦包所訂立的規則往前走,即便那條路的盡頭是懸崖、是油鍋,專業人士都得往下跳。


因為,送命的永遠都不是腦包,而是要保護這些腦包的專業人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Z.BLACK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