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3年的10月6日,猶太教的”贖罪日”,西奈半島再次刮起鋼鐵風暴。就在當天正午,上級下達”全軍戒備”的命令沒多久,1400時,以軍各陣地都遭遇埃及空軍的轟炸。1405時,埃及陸軍以2000門火砲向以軍進行火力壓制,史稱”贖罪日戰爭”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就此開始………。
(1973年的腥風血雨)
但是在這裡我不說歷次中東戰爭的起源,也不說以色列是如何的以一個國家的力量無數次的痛宰強鄰。而是要講述一個當時看起來很正確,現在重新檢視卻很吊詭的戰術理論:ALL-TANK DOCTRINE。
之所以成立的背景
ALL-TANK DOCTRINE,中文翻譯為”全戰車主義”,或是”全戰車理論”。這個理論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當時以軍的裝甲部隊就在西奈半島戰場上痛宰埃及陸軍,不僅是埃及陸軍自身的戰車,連反戰車陣地都無法阻擋以軍的攻勢。只要以軍以一部分部隊吸引住埃軍的反戰車砲的火力投射的同時,其它部隊從陣地兩側進行夾擊,這個陣地除了投降,就是被殲滅。而這個鐮刀戰術在第二次第三次中東戰爭都是屢試不爽,每次出招每次都見效。
而且,這還是集中運用的裝甲部隊在”沒有機械化步兵部隊的協助掩護下”完成的!
天時地利人和所構成的假象
西奈半島發生戰鬥的地點幾乎都在一望無際,遼闊到令人窒息的沙漠裡。再加上沙質地形,不要說挖壕溝,連挖個單兵的跪姿散兵坑,甚至找個可以掩護的永久地形都有問題。所以埃及陸軍的反戰車砲甚至是反戰車自走砲之類的武器,都只能簡單的挖個小淺坑來安置武器,根本不能照著俄軍教範來構築一個可以藏起整個砲座/自走砲底盤的掩體,因為挖是可以挖,挖下去,風一吹也就埋起來了,不用移動了。
埃軍當時的反戰車砲雖然有效射程與以軍的戰車砲不相上下,但是………同樣是1000m,可以移動到敵人側翼的戰車砲,卻遠比被地質地形所拖累的反戰車砲勝算又多了些。
(BS-3足足三噸重,陷進沙地裡,除非把他吊起來才能調轉炮位)
BS-3野戰砲雖然有左右共130度的射界,但是一遇到正左或是正右的攻擊,除非反戰車砲部隊指揮官一開始就料想到敵人會迂迴而預置陣地,但一門動輒3噸起跳的重型反戰車砲,沒有車輛協助根本不可能移動,別忘了砂質地也會讓牽引車輛陷入沙地裡動彈不得,然後又要花時間把陷入沙地的車輛移出。結果這樣一折騰,砲或許是移好了,但眼前所看到的是:以軍戰車已經停在陣地前,車長與裝填手各個架著槍對著你說阿拉伯文的:投降,或是死。
(SU-100在二戰成就了紅軍霸業,卻在西奈半島被轟得哭爹喊娘)
那反戰車自走砲呢?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說更慘!
SU-100的左右射界更窄(左右合起來頂多30度),換言之只要戰車一高速機動,或是施放煙幕迂迴,SU-100的砲手就要著急了,車長就得嚷著:駕駛待命轉向,就看以軍戰車會從哪裡出來。
車長發現到的時候也別高興太早,那就要看是從左右呢,還是從後方?
左右的話,就嚷著駕駛急速駛出陣地轉向,或許可以爭取點活命機會,但前提是沙地魔女是站在埃及這邊的,不會在這緊要關頭讓履帶打滑;若從正後方出現呢………或許掏出白手帕綁在鐵棒上揮舞表示投降,比180度調頭快很多。
而現在被某些腦殘捧上天的反戰車利器RPG-7呢?埃軍不是沒有,還多得很。
如果是在濃密植被覆蓋的中歐,那是很棒的伏擊用武器,但是在西奈半島這個毫無掩蔽的沙漠裡,有效射程僅有300m的RPG-7面對戰車是一點用都沒有(就算看得到也打不中)!相反的被地形所累,火箭砲兵老遠就會被裝甲兵發現,甚至是被捲入反戰車砲陣地遭襲擊的爆炸裡,或是只能無助的躲著,眼睜睜的看著夥伴被戰車蹂躪後,屈辱地投降。
數次勝利所堆砌的幻想
回到以軍這邊,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時,以軍除了”天譴式”戰車(Sho’t,原意為希伯來文的”鞭子”,以軍用來命名自英國取得的CENTURION)逐步到位之後,自美國送到的M48/60也逐步換裝到以軍各部隊,而以軍機械化步兵當時所用的M3半履帶人員運輸車的速度根本追不上這些新生代戰車的腳步,遠遠的被拋在後頭。
(二戰美軍的忠實騾子M3,據說還有相當數量作為以軍的戰略儲備物資,隨時可以啟封上陣)
(永久保存的L-33,在六日戰爭時期要跟上CENTURION就很吃力了)
而為求能跟上裝甲部隊行進的Soltam L-33 155mm自走砲的機動力也跟不上。索爾坦是以M4的底盤大幅改造而來的應急型自走砲,跟上老M4,甚至是M50/M51或許還可以,但是要跟上這些新世代戰車,引擎燒壞也追不上啊。
而當時急於換裝新型戰車的以色列,已經把大筆預算都花在戰車上,所以為機械化步兵換裝足以跟上戰車速度的”新型裝甲人員運輸車(即後來的M113 ZELDA)”的計畫也隨之推遲。
(六日戰爭時期的塔爾爺爺)
而就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大獲全勝下,使得以軍部分高層人士相信”戰車部隊可以不依靠步兵的掩護打贏戰爭”,而這些人不是一般人,正是幾個隨著以色列建國,帶領著裝甲部隊打贏前幾次戰爭,鞏固希伯來人生活圈的優秀人物。
其中一位,不是別人,正是後來擔任”馳車”研發工作,將戰車成員安危列為最優先保障之提倡者的”以薩拉耶爾‧塔爾”(詳見馳車之父)。
當時的塔爾上校,本是就任訓練總監的步科上校,因人事異動轉任到裝甲兵科。1964年就任裝甲兵總監的塔爾上校,開始將自己的理念灌輸到底下的子弟們。
也就是所謂的”全戰車理論”,加上是由塔爾上校大力提倡,也被稱之為”塔爾理論”。
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全戰車理論”不但漏洞百出,還相當危險。
因為這個理論以後見之明來看,並沒有把奪取制空權放在最優先(或者是就在空中制壓完成的前提下),純粹以戰車部隊作為突穿矛頭,而且是”全戰車”,連機械化步兵都屏除掉。
換言之,若以中古世紀的戰鬥陣容來看,那就是以純粹的重裝騎兵進行衝鋒,而沒有輕騎兵隨行,連步兵弓兵都沒有。在英法百年戰爭裡,已經有不少案例證明,光靠純粹的重騎兵是無法決定戰局的,必須有其它部隊的協助才能完成戰鬥任務。
我相信當時以色列內部不是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但相信籠罩在前次戰爭大獲全勝的迷霧裡的高層,可是沒有人聽得進去。
“同樣的地形地質,同樣的敵人,哪有打不過的道理?”
很不幸的,擔憂成真,以色列裝甲部隊就在同樣的地形地質,被同樣的敵人,用不同於以往的武器打的幾乎全滅。
並不是埃及陸軍有了什麼可以越地型射擊的超級武器,也不是什麼一發就能把以軍一堆戰車打翻的巨砲。而是現在看起來不甚起眼,當時看起來也未必絕對有力的9M14”馬琉託卡”(北約代號為AT-3)反戰車飛彈。
“旅行箱”槌碎”全戰車理論”幻夢
為何區區的9M14反戰車飛彈,卻成為以軍裝甲兵的惡夢?
原因就在於大小。
(在西奈沙漠被擊毀的M60A1,也象徵全戰車理論的崩毀)
同樣是反戰車陣地,反戰車砲需要大規模構工,還未必收得到效果,變換射擊陣地又被地形地質所累,等於只能挨打。但是9M14飛彈,飛彈本體連同發射基座只有12.5公斤重(兩三個人就可以東西收收就走),尋標瞄準系統更遠低於這個重量,發射基座與瞄準元件依狀況可以離瞄準手達15m之遠,簡直可以說是”這頭瞄那頭打來”。
(飛彈瞄準控制元件)
但是,西奈半島不是沒有任何掩蔽物體可以遮蔽嗎?
對於需要防禦工事的反戰車砲而言確實如此,但是9M14飛彈只要放在小小的沙丘後方,再拉線,只要讓瞄準元件的瞄準鏡露個頭出來,人員趴好…………就等吧。
(飛彈本體)
如果戰車從別的方向來呢?9M14就算要關機拔線,調轉發射方位,接線重新開機,最多5分鐘。或許聽起來很慢,但是和要十幾個人配一輛車都未必能在沙地移動得了的反戰車砲相比,還是輕鬆得像彈手指頭一樣。
雖然最大射程高達3000m,但是一般為求絕對命中,不拉近到1200~1500m的話絕對不行!因為9M14飛彈的飛行速度僅115 m/s(換算成時速只有414km/hr),以這樣的飛行速度,若真寄望飛到最大射程3000m(要飛足足20秒)還能擊中戰車而不被發現…………你當你在打定靶喔!你當戰車上的人都是天兵喔!
如果這時以軍依舊延用以往的戰術,或許還不會如此淒慘,偏偏這時以軍就在信奉戰車獨自衝鋒也能決定戰局的想法下………。
(戰局大致底定)
贖罪日戰爭結束後,有高達582輛各式以軍戰車被擊毀(但也包括回收修理再次返回戰場又被擊破的),與六日戰爭的122輛相比高出甚多。
但實際上,被反戰車飛彈擊毀的以軍戰車,只佔這總數中的20~25%(140輛上下),絕大多數的戰車被擊毀(65~70%),還是因為戰車戰、反戰車砲等一般戰防武器所毀(430輛上下),至於眾所認為的天敵,如地雷(5~10%)、空軍炸射(2~5%)、砲兵火力射擊(2~5%),都不像大家所想像的嚴重。
空軍炸射之所以會如此低,也是得歸功於以色列航空兵以血淚換取的制空權(尤其是北方敘利亞戰線,以軍栽了不少飛機)
(在以軍裝甲兵身後的,正是二戰老將"薛曼",而且是全面大改的M51)
但是這樣的大量損失,也使得預定在1973年度編入後備物資的M50/M51全部啟封重新上陣(這也就是老邁的M51還會在贖罪日戰爭痛宰T-54/55的緣故)。
慘痛代價後的回歸正軌
這場慘烈的勝利所換來的是,”全戰車理論”被推翻,回歸傳統的”戰車與機械化步兵協同作戰”,並開始強化機械化步兵的機動力,以及與航空兵、砲兵部隊的協同作戰。”步兵、戰車、砲兵、航空兵”的協同戰術理論就在這時確立,也確立往後以軍的建軍方向。
至於一開始提倡”全戰車理論”的塔爾先生離開軍職之後,以這次的血淚教訓開始物色新型戰車。新型戰車的要求特別重視防禦,而當時英國的酋長式(Chieftain)戰車正好符合新世代以軍戰車的要求。而當時一切都談好,甚至要讓以色列以就地生產的方式來獲得新戰車的前一秒,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揚言把存在英國銀行的外匯全部提領一空。
兩邊相害取其輕,英國只好抽掉合作案,以另一批CENTURION來作為聊表心意的賠償。
辛苦的合作換來一場空,以色列高層決定以自己現有的一切,搞出一輛完全符合自己建軍思維的新型戰車,而且也搞出來了。
(以105戰車砲等級的戰車而言,馳車MK.I的防禦等級要說是"虎王級"並不為過)
這輛新型戰車不是別的,正是在火力與機動力在中上之餘,防禦力高到破表的”馳車”。
而現有的各式戰車呢?
到了1982年的梨南戰事,便一目了然,每輛”巴頓”、”天譴”都披著滿滿的反應裝甲。
而這一回開始,換9M14倒大霉了。
直到現在,塔爾爺爺對於因為自己大力提倡”全戰車理論”,而造成在贖罪日戰爭遭遇重大挫敗與折損部隊這件事始終未多作解釋,也未曾在訪談內多做說明。或許”馳車”的量產,就是他對戰死的裝甲兵以及遺族的最深的道歉。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獨斷。
話說回來,又有多少人知道蘇聯的9M14、中國的HJ73(紅箭73)、還有咱們曇花一現的”昆吾飛彈”,其實是系出同源呢?
http://en.wikipedia.org/wiki/9K11_Malyutk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