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老虎大的文字,追加附圖)
本來是跟大哭呆大提到關於AR-15/M-16系列步槍當中有一種特種的衍生型,就是完全沒有槍托的特種款,換言之,連復進簧管也沒有。 這個問題就在於,我個人所知道的復進方式就是復進簧管也同時要容納槍機總成,那,
沒有槍托,沒有復進簧管,槍機如何運作~?
我就是想不通,難道槍機總成的槍機座比較短?還是復進簧變的短而粗,但是直徑小後壓縮在槍機內?
因為這樣,大哭呆大提到AR系列步槍沒有屁股的,尤其最純正沒有屁股的就是AR-18步槍,因為M-16/M-4系列的特種款還是必須有個復進簧管容納復進簧跟槍機總成。
於是乎我就稍微翻了一下在”維基”的介紹。不過我發覺這一篇當中關於"設計"的部分隻字未提,所以我就稍微加以補充,跟大家順便介紹一下。
(AR-18步槍)
(所謂的沒屁股是這麼一回事:折疊式槍托)
AR-18步槍的結構確實是迥異於傳統的AR-15/M-16系列步槍,儘管AR-18步槍也是採用氣體傳動運作,但是它是以瓦斯筒承接瓦斯,然後推動連桿,將槍機往後推動完成槍機開鎖,退拋殼與再進彈備便待發的程序動作,亦即它的結構也類似M-14步槍,只是拉柄與活塞連桿不是一個總成罷了。
這個結構被台灣軍隊採用的T-65步槍所承襲,並且沿用在後續發展生產的小口徑步槍上。這種結構的好處就是它可以延遲或者部分規避使用價格低廉但是成分不良的彈藥在射擊燃燒的時候所形成的嚴重積碳情形。眾所週知的AR-15/M-16系列步槍(包括M4卡賓槍系列)所採用的是瓦斯直噴的運作方式,由一條精細的不鏽鋼管傳送高壓瓦斯回傳到槍機座上的承接氣嘴然後推動槍機反衝,但是成分不良的彈藥就會在這個環節上,例如承接氣嘴,以及槍機齒輪狀鎖耳,彈匣套口等部位造成積碳與淤積,平均在六千發到八千發(大約是300~400個20發彈匣射擊量)就會發生槍機故障卡死的情形,如果這是發生在遭遇敵方重圍或者激戰的情形下可是會令人扼腕的。
(追加大型提把的式樣)
而瓦斯活塞連桿的推動方式就可以盡量避免發生這種卡死的情形,因為瓦斯只要推動連桿之後,到了一個行程上的死點就會從原來預先設定的排放孔依照物理定律而自動排放出去,但是連桿已經具有足夠的動能推動槍機完成後續的程序動作。不過這種結構也當然不可免地有自己的問題,例如瓦斯排放孔遭到積碳的嚴重淤積,這個在彈藥成分不良以及加上相對溼度高的情形下就有很高的發生機率,這個時候就會有槍機運作行程不完整的情形產生,例如槍機在射擊後會有開鎖不全或者不開鎖的情形,遑論拋殼再進彈的動作。
因此台灣軍隊針對這種可能的情形而在隨槍保養工具中發配一把瓦斯排放孔刮刀,外型類似最初人類發明罐頭之後用來開罐的捲匙,讓射手可以將刮刀通入排放孔然後刮除積碳,恢復正常射擊。
(射擊中的AR-18,防火帽Muzzle_brake應該是玩家自行設計)
http://files.uzitalk.com/reference/shoots/princeton2004/AR18.JPG
另外AR-18步槍的復進簧結構也大大迥異於AR-15/M-16系列步槍。
AR-15/M-16系列步槍的復進簧以粗大著名,被安放在槍托內頂接槍機復進座,承受槍機反衝回傳的力道,一方面減緩反衝的動能,一方面儲蓄反衝的動能然後將槍機頂回前方完成給彈與閉鎖待發的程序。AR-18步槍的復進簧則是變成兩條直徑細小的彈簧,被安放在兩條通過槍機的導桿上;說到這裡,AR-18步槍的槍機也迥異於AR-15/M-16系列步槍的槍機,AR-15/M-16系列步槍槍機是採用套筒的結構,基本上是個挖空心的套筒中以撥桿固定槍機,讓槍機在套筒中滾轉運作。套筒本身嚴格說來只能稱為槍機座,當中的槍機跟外面套筒式的槍機座合稱為「槍機總成」。
AR-18步槍的槍機結構就相對地簡單,槍機總成基本上就是一塊經過削切的金屬,然後經過鑽鑿後作出安放撞針與復進簧導桿的空間,從槍機的正面看來它有點像是個有兩支大眼睛的青蛙偏偏又有一副馬臉的驢樣。那兩隻大眼睛就是導桿的空間,槍機沿著導桿前後復進,而馬臉的部分就是容納撞針與裝置槍機的空間。
兩相比較之下,AR-15/M-16系列步槍在進彈閉鎖與開鎖退拋殼的動作上多了一道左右旋轉1/4圈的動作;槍機送彈前進的時候頂到藥室後往左閉鎖,擊發後槍機座先後退,然後經由套筒上面的預刻導槽與槍機撥桿讓槍機右轉開鎖。AR-18步槍槍機則簡略這道程序,直進直出,然後利用退殼勾的簧力將彈殼甩出機匣。
AR-18步槍如同AR-15/M-16系列步槍一樣也有個上下翻轉的防塵蓋。AR-18步槍槍機右側後端上有個防塵蓋頂推容納槽,當射手拉動拉柄的時候,槍機往後退,推動防塵蓋內側的頂推,防塵蓋就自動往外翻出讓拉柄持續往後完成復進的動作;這跟AK系列步槍是不一樣的,AK系列步槍的防塵蓋兼作保險的功能。
至於AR-18步槍的大部分解程序則與AR-15/M-16系列步槍不盡同。AR-15/M-16系列步槍分解是將機匣後方的機匣固定銷用子彈或者其他工具往右推出,AR-15/M-16系列步槍就會對折,這時候就輕拉拉柄將槍機拉出。AR-18步槍則是將機匣後方的固定扣往下壓,解除機匣的扣鎖,AR-18步槍就會對折,然後將復進簧總成取出,然後拉動拉柄,直到拉柄槽後方倒轉拉柄就可以將拉柄取下,再取下槍機總成。
AR-18步槍可對折的槍托同時也代表著它比AR-15/M-16系列步槍具有更先進的總成概念,亦即對於利用載具進行突擊任務的兵員來說,它對載具一般狹隘的空間有著更高的彈性與妥協性,從一般內部空間狹窄的裝甲運兵車,到空降時需要隨身背附,可收縮的槍托都會讓兵員行動自如,動作流暢,大幅減少因為行動時發生槍口與槍托將兵員牴觸卡在艙口的窘境。
就生產的程序,包括程序成本而言,AR-18步槍槍機極大的簡化程度其實象徵在成本與售價上會比AR-15/M-16系列步槍佔更大的優勢與競爭力才對,尤其AR-18步槍的機匣,只要沖壓就可以成形,然後再稍微作少部分的削切跟防鏽處理,還有冷焊,就可以進行組裝出廠。AR-15/M-16系列步槍則比較繁雜,尤其削切的部分需要更高的精密度,使用CNC削切機就不可避免,相較之下,AR-18步槍只要精密度在1/1000英吋的車床上就可以進行加工。
(AR-18步槍的細部分解暨零件圖)
http://gunpartscorp.com/gander/products.asp?CatID=1210
另外在槍身結構上,AR-18步槍使用中碳鋼的槍身結構,堅硬度有但是不可免有鏽蝕的原罪性問題,槍身的保養對射手來說是種不小的負荷(當然AK系列步槍也有同樣的問題),比起AR-15/M-16系列步槍那種幾乎奢華程度使用鋁材作為槍身結構來說,當然AR-15/M-16系列步槍是輕便許多,但是,煉鋁的成本可是比煉鐵還不客氣,換言之,AR-15/M-16系列步槍精密,輕便,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就一種"全民國防"與"全民戰爭"的角度來看,只要沖壓和一些簡單的削切鑽孔就可以組裝出廠的AR-18步槍,不僅僅價格更便宜,同時精準度也不會輸給它的堂兄弟們;AR-18步槍有個很了不起的渾名叫做"寡婦製造者","Widow Maker"(F-104G攔截機也有此名),因為一直跟英國過不去的北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 Army",後來透過有心的贊助者得到一批從各處購買搜括來的AR-18步槍,一方面便宜,二來精準,因此造成不少英軍的嚴重死傷,
儘管AR-18步槍主要是以半自動作發射模式。[註]
從這裡我們可以說AR-18步槍算是"美國式的卡拉希尼科夫步槍",甚至更青出於藍。但是為什麼美國軍方沒有採用AR-18步槍而採用AR-15步槍?因為當初AR-15步槍的設計與生產權利由以前的費爾蔡斯飛機公司賣給科特槍械,而科特槍械接手這筆工程與計畫之後,雖然阿瑪萊特槍械也從費爾蔡斯飛機公司中獨立出來成為獨家獨資的工廠與公司,但是要小小的阿瑪萊特去跟家大業大的科特競爭,甚至翻案,尤其是軍方已經篤定要採用AR-15步槍的情形下,AR-18步槍也只能徒呼負負地出現在民用步槍市場上。
這不是美國兵工複合體的第一次惡鬥下的結果,當然更不會是最後一次,不然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F-5G戰鬥機才好,儘管F-5G戰機的性能與F-16戰機相比除了不分高下之外,在成本上的優勢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外再加上"狂電"的程度。
[註]民用步槍在美國歷經許多校園屠殺事件之後,終於讓各州政府痛定思痛,開始修法。儘管不能改為完全禁止民間持有與使用武器,但是全自動發射功能則徹底被訂定為違法,因此目前民間流通可以全自動射擊的步槍在美國大部分的州都是被視為嚴重違法。
附帶一提的是,使用有效的槍口抑制器(Suppressor),所謂俗稱的"滅音器Silencer",在加拿大與丹麥,還有某些州或自治市是完全違法的,至於在其他視為合法的州,也會因為聯邦政府其實有心壓抑滅音器的情形下,透過高額貨物稅與高額過戶費而變的奇昂貴無比。
(延伸導讀:從M247略談必要之惡)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malite_AR-18
http://www.imfdb.org/index.php/Armalite_AR-18
http://zh.wikipedia.org/wiki/AR-18%E7%AA%81%E6%93%8A%E6%AD%A5%E6%A7%8D#.E8.A8.AD.E8.A8.8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