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爆胎,3動作保平安
作者: ◎記者張聖奕/專題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3月3日 下午11:58
民眾開車在路上,若在低速市區道路爆胎也就罷了,車速不是很快情形下,車主大都可以即時控制並且停車,但在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車速十分高地方爆胎,若是處置不得宜,除了危及車主與車內乘客的安全外,也會對於附近的車輛造成難以躲避的危險。
高速路爆胎,3動作保平安
作者: ◎記者張聖奕/專題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3月3日 下午11:58
民眾開車在路上,若在低速市區道路爆胎也就罷了,車速不是很快情形下,車主大都可以即時控制並且停車,但在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車速十分高地方爆胎,若是處置不得宜,除了危及車主與車內乘客的安全外,也會對於附近的車輛造成難以躲避的危險。
Zimmerit,是二戰時期德軍裝甲車輛在車體外層塗佈的一種塗料,中文稱之為”防磁塗料”,因為塗佈其塗料的工具之故,使得車輛上會有一塊一塊縱橫交錯的紋路,所以也被稱之為”防磁紋路”。
防磁紋路之所以被稱為” Zimmerit”的原因,是因為研發塗料的公司是”Chemische Werke Zimmer AG(Zimmer AG化學工廠)”,所以這塗料就順理成章以公司為名了。
很多人,相信很多人都認為,不管是上至電視名嘴,下至網路糞青腦殘嘴砲,都一致相信武器提升性能就像”按按滑鼠鈕”,”電視上吵一吵鬧一鬧”這麼簡單,就像把自己家裡的車送給改裝車廠去加個擾流板改個燈改個避震這麼的輕鬆。
甚至,我敢講有人認為”性能提升就像插隨身碟一樣可以迅速擴充記憶體”。
前陣子和虎大聊到戰車的未來發展,從少子化,自動裝填開始,到頂置遙控槍塔出現了分歧,虎大提出了”單人戰車”的構想。
單人砲塔或許有可行的機會,主要是如果光學瞄準鏡有12X或者以上的放大倍率,主/被動式溫感測儀,多重雷射標定儀;
標定砲管變形程度與標定目標與測距用,然後加上主動式彈道計算機,例如感測風偏,氣壓,溫度,在標定目標後會自動作微調,再加上自動裝填系統,砲塔上頂多再需要一個機槍手作環境/防空警戒;
說實在的,我們還是應該為這些前仆後繼的民兵們給予尊敬與掌聲,畢竟這場革命純粹是因為價值觀與制度的抗爭;利比亞本身的社會福利與制度是相當健全的,不管從醫療到教育,生活津貼與補助,基本上利比亞政府確實塑造出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理論上不應該會發生揭竿起義的情形。
然而利比亞民眾卻能夠在吃的飽又沒餓死的情形下,還願意拋頭顱灑熱血,這就更令人肅然起敬了;中國人搞革命非要有天災在先,才能讓自己的人禍有個正當的理由跟藉口,不然好像師出無名之外還沒有支持可言。
隔行如隔山,換言之就是”外行不懂內行的苦”、”白天不懂夜的黑”。
在軍隊裡也是如此,步兵單位會覺得機械化單位很爽,因為有車坐。實戰單位會覺得教學單位很涼,因為不用下基地。
單位裡頭,普遍認為越靠近長官的單位一定是最舒服的………
虎大的厲害之處在於,即便是以現實槍枝為基礎衍生的空想槍枝,都能寫出一篇硬底子設定。
………………………………………………………………
(本篇是基於黑貓大塵封在架子上已久的1/100 MG RX-78GP02被請出來充做”重裝甲強化步兵”後的空想討論。)
(這篇文是虎大以FF-X7擄獲報告書所增補的FF-X7;空想,也非空穴來風地想內文節錄)
技術上來說以這麼小的翼面積加上這麼粗壯的機身,傳統的滑行起飛對它來說會是有困難的,尤其採用渦輪噴射/渦輪風扇發動機的話,推力比基本上會是個嚴重的問題,因為機身的尺寸太小,以這麼小的尺寸承載發動機,也只有一般商用渦輪發動機才塞的進去。
寫在前頭,因為這篇"尼貝龍根之劍"PaK44讓精於輕重火器運作原理的虎大為這門破壞力不輸12.8cm FlaK 40 L61重型防砲的PaK44[註]做了一段不算短的註解。
一切就從這一段話開始:
………………………………………
不管是什麼年代,什麼樣的文學作品,若是出現一段描述某件武器”削鐵如泥,吹髮可斷”,那麼這把刀劍,絕對是小說裡頭的角色必定爭相奪取的武器。
不管是西洋的”尼貝龍根之劍”、”亞瑟王的聖劍”或是中國的”干將、莫邪”、”太阿、巨闕、錕鋙”,這些傳說中的劍都多少都有”削鐵如泥”的本事。
當然能拿的也絕不可能是什麼阿貓阿狗的路人甲,若非神之選民就是武功高強的大內高手(當然也必須符合大眾所期待的”忠肝義膽之正人君子能人志士”的形象)。
燃氣渦輪引擎雖然與飛機用的渦輪發動機相同,有渦輪扇葉,有進氣道,有壓縮段,有排氣段,但是功能取向不同。
很簡單,飛機要飛,車子不用飛。
飛機的渦輪,要把空氣加壓再加壓,混著燃油點火,然後一整個爆發出去推動飛機起飛、穿音速。
從寫了”虎之心”開始,對戰車用引擎開始有了部分認識(雖然這不是我的本行)。
全世界會有哪種引擎,要被放在一個板金以”公分”為單位計算的引擎室裡,自己還要攜帶足夠的水,還被要求省點用,還要在這個幾乎密不通風的環境裡榨出嚇人的動力,還不能熱到起火?
很不合理對吧,但是戰車用引擎就是要在這樣的環境下運作。
前言
1973年的10月6日,猶太教的”贖罪日”,西奈半島再次刮起鋼鐵風暴。就在當天正午,上級下達”全軍戒備”的命令沒多久,1400時,以軍各陣地都遭遇埃及空軍的轟炸。1405時,埃及陸軍以2000門火砲向以軍進行火力壓制,史稱”贖罪日戰爭”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就此開始………。
Meggitt Defense System除了製造了前文所提的”120公厘緊緻自動裝填系統(120mm Compact Autoloader)”之外,還有一款比較緊緻的裝填系統。
雖然在公司網頁上命名為”120公厘緊緻自動彈艙(120mm Compact Automatic Magazine)”,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與前文相同的自動裝填系統,但為求裝填速度,而選擇彈頭朝前的置放方式。
這兩個系統的零件是一樣的,只有進彈機制與運作方向做更動。換句話說,”緊緻自動彈艙”換個擺放方位,加個彈藥抓取系統,就是”緊緻自動裝填系統”。